中國智能交通的發展路徑:跟蹤起步、試點應用、重點示范。
目前還存在的問題:智能交通發展理念有待轉變和提升;前一階段,對公眾出行和貨物運輸服務以及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關注不足;ITS處于起步階段,控制能力弱,集成度不高,數據共享不足,整體效能和規模效益尚未顯現;自主創新少,缺乏適合國情的關鍵技術和應用模式;市場化推進機制缺乏,智能交通產業鏈、價值鏈尚未形成;標準化工作仍不能適應智能交通發展的需要。
一、國內外ITS技術發展趨勢: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各個應用領域的融合,使得實現智能交通的條件越來越好,智能交通的發展水平越來越高。完整和實時的交通信息采集;安全、實時和高效的數據交互;交通管理中心、用戶終端的軟件按照智能化系統的思想開發,并具有強大的計算和辨識能力;整個系統是按照智能化控制和面向知識信息處理而構成的。
1、支持多種運輸協調運行和控制
城市道路、公路、公交、樞紐等不同尺度的運行狀態作為輸入參數,得到宏觀控制方案和重要戰略控制點的控制參數,實現整個交通運輸系統的最優運行。
2、新一代交通信息服務系統開始顯現
基于IPV6下一代互聯網、寬帶移動通信網、車路交互等。
運載工具高速運動、公交、步行等都能得到可靠和可信的信息服務
運載工具行駛狀況進行在線監控并提供安全預警
給運載工具及其重要部件唯一IP,實現運行狀況、交通運行環境的識別,提供主動推送和雙向交互的信息服務。
3、智能化公交運營控制與調度
公交專用道內多輛公交車自動編組和隊列運行的智能化公交車輛運營控制系統;
擴大智能化排班和調度系統;
出租車運營調度與服務--浮動車系統綜合應用。
4、設施與運載工具數據交互與控制系統開始應用,包括車路和車車交互。
5、大范圍區域公路網運行監測與協調控制
6、區域水路網及大范圍海域智能監測與救援
通航環境、船舶和事件等靜動態要素的全面、實時感知和獲取;
實現水上相關技術系統的互聯互通與信息資源集成整合;
海量數據處理和智能化分析平臺;
未來國內智能交通主要服務領域:智能化交通控制與管理、綜合交通信息服務、智能公交管理與運營、先進的貨運組織管理、智能化交通安全保障、綜合交通電子支付。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