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0月13日電繼2011年成功發射兩顆“伽利略”在軌驗證衛星之后,10月12日歐洲再次成功發射兩顆“伽利略”衛星。四顆衛星組成的迷你衛星星座可滿足衛星導航定位驗證的最低要求,這是“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向2015年開始提供服務邁出的重要一步。
這兩顆分別以David和Sif(來自捷克和丹麥的孩子的名字)命名的“伽利略”衛星由德國OHB公司制造,于10月12日歐洲中部時間20:15從位于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成功發射。經過3小時45分后準確到達距離地球約23200公里的軌道上。至此,“伽利略”導航系統初期星座的導航衛星顆數已達4顆,可滿足衛星導航定位驗證的最低要求,包括測量經、緯度和高度以及時間參數等。
位于法屬圭亞那的庫魯航天中心和圖盧茲的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先后參與了“伽利略”衛星David和Sif的發射和控制過程。7天之后,衛星的控制將移交給位于德國慕尼黑附近奧伯芬霍夫市的“伽利略”控制中心。此后,衛星導航設備將開始投入工作:“伽利略”控制中心將啟用衛星的原子鐘,信號發生器和傳輸設備。
衛星后續階段的操控則由多國共同完成,德國的控制中心負責監控衛星和星載儀器的情況,包括衛星飛行軌道控制。意大利的控制中心負責原子鐘的同步和導航數據的生成。比利時將參與和支持德國“伽利略”控制中心在未來數月的測試。預計2013年春季“伽利略”衛星導航接收器將可首次接收到導航信號。當接收器能夠接受到四顆衛星的信號時,它就可以準確計算出自己在地面上的位置。
“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的星載原子鐘非常精確,可提供十億分之一秒的時間信號,并且在一百萬年內只會產生一秒的誤差。根據目前的計劃,歐洲到2015年底之前將部署18顆“伽利略”導航衛星,并開始為公眾提供服務。到2020年“伽利略”導航系統全部完成時,將在3個繞地軌道上布置30顆衛星。按設計,“伽利略”系統開放服務同時接收兩個頻帶的信號時導航的水平誤差可小于4米,垂直誤差可小于8米。而歐洲宣稱的系統最高導航精度將達到1米以內。(記者李山)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