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報道,由美國谷歌公司注入無人駕駛技術的汽車已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案通過,可以在加州內的道路上行駛,這標志著無人駕駛汽車已被合法化。
谷歌聯合創始人賽吉布林在上周二表示,谷歌自動駕駛汽車將在5年內得到推廣,公眾屆時可以開著它上路。
國內著名汽車評論員張志勇對此表示,“兩電(電動、電子)”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無人駕駛技術就是電子化的頂峰,谷歌目前的研發與應用可以推動某些汽車電子技術達成質的飛躍,加速電子化技術升級,“如果未來市場形成一定規模,甚至會影響目前的全球汽車格局中。”
十年后或成規模
“在汽車的兩電當中,作為以IT應用為主的電子化應用顯然要比以電池為主的電動化應用更迅速。只要在舒適、安全、便捷、經濟等方面達到消費者預期,未來十年后,有著諸多集成電子技術應用的無人駕駛汽車市場將會形成一定規模。”張志勇這樣預計。
其實目前許多國家都已經有了自行研制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無人駕駛汽車也已經成功地橫跨整個美洲大陸。美國國防部高等計劃研究署甚至每年都會組織一次挑戰賽,獎勵那些在復雜路況下表現得最好的無人駕駛汽車。這些汽車一般都會有雷達、攝像頭、GPS等等工具,來幫助車輛探知周圍的路況,通過衛星導航信號來擬定最近的行程,并且通過計算機視覺的方式來判斷障礙物。
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則成功的更多,它們多為豐田普銳斯和奧迪TT改裝車型,車頂上都裝有一個有趣的裝置,看起來像是機器人Wall-E的頭。它是個雷達,可以探測周圍70米內物體,偵測障礙物和其他車輛。安裝在駕駛室內的攝像頭會識別交通指示牌和信號燈,輪胎附近的傳感器可以根據速度和方位推算出汽車當前所在位置,而連接GPS和Google地圖的路線系統可以讓它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最快捷道路。
除了谷歌,幾家歐洲公司聯合啟動“SARTRE”項目,首次成功讓三輛無人駕駛汽車和一輛無人駕駛卡車在西班牙一條高速公路上行駛了124英里。德國的科學家也正在“自動化”一輛帕薩特……
而在中國包括同濟大學在內的國內很多機構也在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表示,與電動車技術一樣,無人駕駛技術將改變汽車的未來。
張志勇認為,無人駕駛汽車除了在交通事故及工作效率上的貢獻,這種集中諸多電子智能化的汽車,還將在節能方面高于目前的技術,比如目前混合動力車型節能,也是通過電子智能技術實現的,無人駕駛汽車在智能化層面則更高。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