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M2M)在全面侵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沒有間隔,沒有區域,沒有時間的限制已經是當今各個行業不得不考慮的。以物換物,以物控制物是M2M的重要象征。
物聯網所要展示的是用戶通過M2M技術享受由此帶來的工作便利,生活的和諧。2008年的金融風暴是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效應,追究到底是資產泡沫造成借貸的不平衡,引發信用危機。這是一些創造出來的金融產品,其實際資產和資本的價值低于本來存現的價值。敷衍出來的產品并沒有真正關注用戶的需求,內心的需求。過多的去追求表面的奢華,一定是會崩潰,即便開始看似風光無限好。眼觀全球,但凡與通訊、信息相關企業,大企業寡頭也在參與其中,各個研究機構與政府、經濟學者都已經多次提到物聯網(M2M)是下一代產業。
但是物聯網(M2M)需要的是什么?
記得有一部電影講到一特種部隊在執行任務的時候,誤入一個山區。整個山區非常危險,在他們發現錯誤的時候已經晚了,因為在深山區域所有現代科技和產品全都不能起作用。此時反而發現利用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在樹上刻字,才讓他們成功逃離了危險山區。電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最簡單,最有效的才是最有用的。今天,都在做物聯網(M2M),特別是衛星導航產業的行家里手,企業公司,專家與工程師,都在講功能多么強大,產品多么的精美。但確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因素,誰在使用?為什么要使用?我們是否真正明白在M2M下,提供的產品、技術、方案、平臺給物聯網(M2M)能夠帶來什么?貢獻什么?在什么角度來推動這個產業的發展?市場的經濟容量在哪里!客戶容量在哪里!
物聯網(M2M)的本質是讓人們更加便利,更加快捷的生活與工作。但是目前很多產品供應商,技術供應商無不鼓吹自己的產品多么的強大,可實際上這些功能離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非常之遠,幾乎不會去使用或者使用率低下,反而其需要開發成本、人力、財力確實巨大的。這一不利于企業的成本控制,二不利于節約能源。但市場上也存在一個現象是客戶在選擇一款產品、一個服務的時候會比較產品與產品、服務與服務之間的差異,及時提到的產品功能、服務是他不需要的。這種現象就出現瘦終端-胖平臺的概念了,APP應用商場應勢而生。在筆者看來,不管是功能繁多,還是功能單一,只要是用戶使用起來方便就是最好的產品。物聯網(M2M)應該以”功能便捷,用戶體驗,服務流暢,支撐及時“為主要發展方向,才有可能在第五代物聯網(M2M)到來的時候有所作為。
物聯網(M2M)是第五代IT發展的浪潮,新一代的互聯網技術平臺。它在系統設備和個人之間建立無線連接,數據的傳輸。綜合了數據采集、GPS,遠程監控、電信、信息技術,是計算機、網絡、設備、傳感器、人類的完美綜合,并提供以增值服務。這一平臺可在安全監測、自動抄表、機械服務和維修業務、自動售貨機、公共交通系統、車隊管理、工業流程自動化、電動機械、城市信息化等環境中運行并提供廣泛的應用和解決方案。不難看出物聯網的各個應用都需要導航和定位服務,而到2015年,用戶端數將會到達1。3億臺,用戶數量可以到3。5億,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總產值2650億元,位置服務有1550億元。盛大、百度、騰訊等公司從互聯網門戶角度入駐;高德、四維等公司從地圖數據角度入駐;NOKIA、微軟、阿里巴巴同在涉足等等。產業市值如此龐大,行業參與者五花八門。在此背景下導航、GIS公司如何在第五代信息產業找到自己的位置就越發顯得迫切。個人導航領域,競爭日益白熱化。眾多的廠商,代理商已經無法承擔起因價格戰帶來的壓力,雖每年還有500萬臺的市場需求總量在遞增,但市場確已經是在洗牌的過程中,剩下來的只會有幾家。專業導航領域同樣面臨著產品更新換代,應用需求變更的局面。那么是不是衛星導航產品已經快沒有未來了,產品的競爭已經無法承載了?其實不然,導航產品特別是大眾導航產品是以一個新的產品形態出現在市場里--互聯互通就成了關鍵,也就是物聯網技術帶來的革命浪潮。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