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五年,既是我省交通運輸大發展的五年,也是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成績斐然的五年。五年來,全省交通運輸各級各部門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要求,堅持用信息化促進交通管理服務規范化,以加快重點業務信息系統建設為抓手,以標準制度系統構建為保障,扎實推進信息技術科研創新和集成應用,實現了信息化建設的新突破。
基礎設施建設成績突出。加快推進政務內網、外網和行業專網建設,與交通運輸部、省政府和各市交通運輸局、廳各專業局實現網絡互聯互通。結合交通運輸部信息化示范工程“省級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工程”建設,建成車輛、船舶、路網、航道等主題數據庫,省級交通信息資源中心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加快視頻監控系統建設,濟青、京福山東段、濟菏等高速公路實現全程視頻監控,國省干線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橋梁、長大隧道、收費站、港口、重要航段等關鍵部位實現實時監控,行業運行信息采集能力大幅提升。開發建設全省治超監測站聯網聯控系統、“兩客一危”車輛和“四客一危”船舶安全監管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試點建設了公交、出租車運行監控調度系統,行業運行監管能力進一步增強。
行業管理應用成效顯著。扎實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初步實現交通運輸管理部門政務辦公和信息交換數字化。著力打造“數字公路”,公路業務信息化應用和資源共享能力明顯改善。開發建設以運政系統為主體、以各市個性業務軟件為補充的運政綜合管理平臺,實現了對道路運輸業戶、營運車輛、從業人員的統一管理。有效集成港航業務信息系統,開發建設港航綜合管理平臺,港航綜合監管體系基本成型。穩步推進高速公路聯網收費,通過廳高速公路收費結算中心實現通行費科學合理清分。
信息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建成“公路公眾出行交通信息服務系統”,豐富了服務內容和形式,為公眾出行提供了便利。積極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建設,到目前,開通149個收費站、331條ETC車道,平均覆蓋率達49.5%,自建ETC客服240多個,發卡數達到48萬張,電子標簽安裝24萬個,非現金支付使用率達到16.7%。全省交通物流公共服務平臺正式開通,實現物流企業間、企業與政府間的有效信息協同與交換。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均建成政府門戶網站,濟南、青島、棗莊、日照、臨沂等市建成網上行政許可業務系統,提高了交通部門工作透明度和辦事效率。
信息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堅持以技術創新引領信息化建設,按照產學研相結合的思路,加大信息技術創新的扶持力度,注重高新技術在交通運輸信息化中的集成應用,信息技術創新取得豐碩成果。五年來,對85個信息化技術創新項目進行扶持,60%以上的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或先進水平,承擔的部信息化示范項目“公路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和“省級公路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工程”,分別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等獎。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