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一直都是智能交通領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任何需要聯網、信息傳遞的地方,都有通信網絡的存在,包括GPS運營、交通信號控制、道路監控設備、高速公路機電系統等等。可以說,沒有通信就沒有智能交通。
事實上,在一些城市已經開始用3G技術提供城市交通信息服務。2011年6月,武漢電信推出的“天翼3G看交通”服務,運用先進的3G技術,開發出為城市管理部門、居民、社會提供實時交通信息的服務,讓市民可以方便直觀看到城市交通情況,選擇暢通的出行線路,緩解了因信息不暢引發的交通堵塞。
2011年9月,山東省首個移動“3G交通指揮系統”正式在淄博中心城區啟用。該系統可視頻實時監控城區交通狀況,提高交通管理快速反應能力和綜合處置能力,能及時處置突發事件,提供重大活動交通應急保障。
可見,3G技術發展和3G網絡的商用,為智能交通的數字、語音和視頻圖像等信息的實時傳輸、監控、調度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后會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無線3G網絡技術的逐步成熟,未來智能交通的信息終端將重點依托于無線3G網絡。下面介紹一下3G網絡在智能交通中的應用
1.3G技術與“車聯網”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機動車數量越來越多,據統計,全國機動車已達到2億輛。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影響城市居民生活,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為解決這一問題,車聯網概念應運而生。
所謂車聯網,是通過3G移動互聯網,進行汽車的信息收集與共享,通過信息的處理,實現車與路、車與車主、車主與車主、車主與第三方服務商的溝通,讓汽車生活更加智能。與RFID不同,3G網絡同樣可以實現以唯一標識并作為數據的接收,發送終端為ITS提供服務,而3G網絡與RFID不同之處在于其可以提供更為智能的交互方式,就像PC與PC之間的交互方式一樣。3G網絡可以實現多節點的交互,例如:與不同城市ITS之間的交互,車與車之間的交互,與不同種類的信息平臺交互等,通過這些交互,使得車輛在出行前可以選擇更為合理的出行路線,在出行中能夠合理規避可能遇到的交通堵塞,在遇到交通堵塞時可以主動上傳相關路況信息,為物流運輸企業提供車輛監測服務等功能。正是由于3G網絡能夠提供智能的、多節點的交互方式及其多樣性的功能,相信在ITS的研發中,3G網絡作為重要的載體和方式必將成為重點的發展對象之一。
目前,3G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多媒體系統、基于移動通訊網絡的語音通訊、精確導航、實時路況查詢、車輛防盜監控、位置跟蹤、乘員主動報警、客服代設目的地等方面。
2.3G技術在車載導航系統中的應用
基于衛星導航應用技術及Telematics技術的支持,3G網絡技術與車載導航系統進行完美結合。根據所采用定位技術的不同,移動定位可以實現援助服務、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務,廣告服務以及追蹤服務等多種業務。而無論采用何種方式,3G網絡技術與車載導航系統的結合都會給出行者帶來更多的便捷,這樣的便捷體現在:
(1)方便選擇出行路線。車載3G導航系統作為數據接收端,它可以實現在出行前充分掌握出行道路的路面情況。它將基于有關運輸系統狀態的及時信息,智能提供到達其目的地的方向指示。車載3G路線導航系統將考慮實時交通狀況,公交系統的狀態和時刻表,道路開放情況來計算最佳路線。在選定出行線路后,系統會與ITS主平臺進行交互。ITS、主平臺會將前方路網當前狀態信息臨時管制、是否有車尾號限行等交通公共信息反饋回接收端,以供出行者參考。而這樣做的好處就在于,在出行前就能夠幫助車輛合理選擇出行路線,以減輕擁堵路段的交通壓力。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