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出于穩增長的需要,還是為了解決交通擁堵,今年以來各省市加大智能交通投入已是不爭的事實。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截至8月10日,今年全國共有19個省市公布了智能交通投資計劃,涉及投資金額高達78.05億元。其中,投資額度最大的是河北省,計劃投入24億元建設“道路動態科技防空工程、交通運輸綜合協調指揮與服務工程”。投資額度最少的廈門市,也計劃1400萬建設“仙岳高架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此外,受到市場關注的智能交通項目還有:北京市投入10億-15億元建設“1700處綜合信號控制系統建設項目”、呼和浩特市投入2.6億元建設“智能交通管理與視頻監控系統”、嘉興市計劃6.15億元進行“智能交通總體建設”、石獅市計劃投入11億元“提升城市交通質量”等。
在內外需增長乏力、房地產政策難以松動的背景下,與民生相關的基建投資已成為各地政府“穩增長”的重點。上半年全國各地頻出智能交通投資千萬級大項目,總計金額已達數十億元。而近期華錄集團與河北省簽訂24億元智能交通建設協議,覆蓋11個地市、136個縣,項目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同時,目前國內主要城市的交通擁堵狀況十分嚴重,而近兩年來無論從個人的切身體會,還是從城市道路有限增長與汽車保有量快速上升的數據對比來看,城市交通狀況仍在不斷惡化,智能交通建設也成為“保民生”的剛性需求。因此,智能交通作為可直接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感受和生活質量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將有望進一步加大。
“在國內城市智能交通項目規模日益擴大,項目復雜度隨之提升的背景下,行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市場份額呈現出向龍頭廠商集中的趨勢。”某咨詢師認為,首先,項目規模擴大,意味著項目承建商的墊資需求增加。其次,項目復雜度提升,對項目承建商的項目管理、實施能力和技術水平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