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某場誰都不愿看到的戰爭沖突中,美國終止GPS對中國區域的服務,中國的精確制導武器怎樣克服“盲區”?
如果中國發生特大地震、海嘯等天災,在災區通訊設施失靈的情況下,怎樣實現“孤島”援救?
如果中國與外國發生上億的金融借貸,怎樣在精確的時間上實現國際同步,避免利息誤差造成的損失?
這些重大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衛星導航系統。
汶川抗震 反恐實戰“北斗”顯身手
如今提到衛星導航,人們自然會想到GPS,GPS儼然已經成了衛星導航的代名詞。確實,在當前中國的衛星導航定位市場上,GPS的占有率高達95%以上。面對幾乎被GPS壟斷的民用市場,人們鮮有聽到北斗的聲音。
雖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還沒有全部完成,但是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已經建成10余年。10年間,相關部門為它的應用推廣下足了功夫。在很多領域開展了應用示范工程。
中國的老百姓真正開始認識北斗應該是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開始的。隨著天崩地裂的震動,基礎設施和通訊設施全部被破壞,地震災區瞬間成為了信息孤 島。在常規通訊手段失靈的情況下,中國衛星導航應用管理中心為救援部隊緊急配備了一千多臺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終端機。依靠北斗系統的定位和短報文功能, 這些終端機迅速在災區織就了一張“天網”。一臺臺北斗終端就是這張天網上的一個個節點,救援隊利用北斗終端機的短報文功能實現了各點位之間以及點位與指揮 部之間的信息聯絡。這樣的一張天網在災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救援的奇跡。在后來的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災害中,北斗系統也同樣大顯神通,成為廢墟中生 命的“守護神”。
提到北斗的應用,首當其沖的是其在軍隊中的應用。我軍建立了基于北斗試驗系統的面向陸軍的戰場和訓練指揮系統。包括戰場精密武器時間同步協調指揮, 飛機、火箭的實時位置、軌道的確定等。在武器上應用北斗系統可以提高武器的精度。在實戰應用中,北斗系統也有精彩的表現。在一次清剿一個恐怖訓練營的反恐 行動中,由于當地地形復雜,新疆軍區就是憑借直升機和北斗系統成功地完成了任務。現在,在許多邊防團中,北斗導航終端也成了邊防官兵身邊必不可少的武器。 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正是北斗導航終端為他們指明了巡邏的路線,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的邊防巡邏任務。
短報文通信 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
前面我們提到了北斗的短報文通信功能。這一如同手機收發短信的功能使得衛星導航系統擁有了通信能力,這也正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導航系統最大的區別,更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中國特色”。
我們知道,導航衛星一直在空間發布不間斷的導航信號,我們利用導航終端接收這些信號并進行解算就可以知道我們的位置,也就是說,我們利用衛星導航系 統可以知道我在哪里。可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知道我在哪里,還需要知道你在哪里。 比如在野外遇險的人員,搜救人員需要知道“你在哪里”才能開展救援工作。利用北斗的雙向通訊功能就能解決知道“你在哪里”的問題。
這一功能最成功的應用之一就是海洋漁業上的應用。可以設想,當漁民駕著漁船在移動通訊信號早已無法覆蓋的遠洋區域進行捕撈作業的時候,如果遭遇臺 風、漁船被劫持等風險,在茫茫的大海上只知道“我在哪里”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重要的是要讓救援人員能夠知道“你在哪里”。北斗系統的短報文通信功能正可以 把這些重要的信息傳遞出來從而為救援工作指引方向。同樣利用這一功能,漁政部門可以及時將臺風警報發給所有安裝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遠洋漁船,讓他們及時 回港避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實用的功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被南海漁民親切地稱為 “千里眼”。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