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教授許其鳳詳解北斗
這是迄今為止最權威最技術的一篇北斗技術訪談。許教授的每一句話都有巨大的信息量,也不用隱瞞啥,把北斗為什么要同步軌道衛星和傾斜同步軌道衛星、我國原子鐘受制于人、我們的廣域差分等問題講得非常清楚。
資料圖:北斗工作原理示意圖
以下為全文。
在座的專業可能差距比較大,我簡單把衛星導航系統說一遍,衛星導航系統是由一定數量分布的衛星,包括衛星的高度、衛星的傾角、衛星的軌道組成的空間部分,這個叫做衛星星座,比如GPS是由24顆組成的,叫做中軌衛星MEO。還有一部分是地面監測站不斷觀測所有的衛星,對所有衛星計算軌道,計算鐘差。
通過注入站將軌道、鐘差參數注入到衛星,用戶接收機利用衛星發播的測距信號測距,依靠衛星的位置,用測量的距離解算自身的位置。如果簡單點就是這三點。
避短揚長的北斗星座設計,一般都是揚長避短,為什么是避短揚長呢?這個是故意的,合適不合適大家來判斷。首先說發展的瓶頸,我這里側重講不利條件,這個也是和大家習慣不是很一致,首先強調我們有多少有利條件,然后再想有什么不利條件。作為我的觀點來講,不利條件更重要。
因為你漏掉一個有利的條件,后果很可能是沒能錦上添花的。如果你漏掉一一個不利的條件,后果可能是顛覆性的。作為發展衛星導航,因為我們是后發展的,在我們前面有GPS,我們完全可以發展GPS發展我們國家自己的系統,我們也學習,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全面照搬是最簡單的問題,也是最省事的問題。但是我們學習GPS還是遇到一些問題,這個是很難在全球布設監測站,我們說高精度定軌需要衛星全弧段的監測。比如我就測一小段,這個圓畫不準的。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