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汽車保有量迅速增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毫無例外地承受著不斷加劇的交通壓力的困擾,限行、限購等措施是當前政府最簡單直接的治堵辦法,只有智能交通系統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日益惡化的交通問題。智能交通作為緩解城市交通壓力,降低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從而成為時代的"寵兒"。
行業"錢"景無限,引發投資熱潮
近期在深圳舉辦的2012深圳國際交通展覽會人頭攢動,各路展商、買家齊聚一堂。而在同期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城市交通論壇"也是座無虛席,人滿為患。從交通展會爆棚的人氣不難看出中國智能交通產業強勁的市場潛力。
行業的蓬勃發展與政府支持息息相關,2011年8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發布未來5年北京交通信息化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北京市規劃投資56億元,提升智能交通。與此同時,南京也提出利用物聯網技術,在兩年內構建一個以全面"感知"為基礎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統;番禺投資4000萬元、鄭州投資8000萬元、禪城計劃投入1億元人民幣,均為打造城市智能交通系統。
2011年,交通運輸部出臺了《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實現對國家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重要路段、大型橋梁、車輛區域、交通運輸狀況等的感知和監控;實現對危險品運輸車輛、船舶、長途客運以及城市公交、出租車和軌道交通的全過程監控;基本建成全方位覆蓋、全天候運行、快速反應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系統和海事信息服務系統。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司長孫國慶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十二五"期間,我國交通基本建設投資總規模約6.2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總投資(約4.7萬億元)略有增長。"這將再掀起企業參與智能交通的熱情。"國聯證券如是分析。"隨著新的十二五規劃出臺及各地方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一些重點城市的智能交通大項目相繼落地實施,行業進入了新的高速階段,而資本運作的頻繁也恰巧反映了行業的興起。"博康智能副總裁虞正華表示。同時,《規劃》將直接驅動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收費等設備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智能交通的復合增長率超過20%,安信證券預計未來3年國內整個智能交通系統行業的投入將超過1500億元。
近日,我國智能交通又迎來喜訊,《2012-2020年智能交通發展戰略》(簡稱《戰略》)即將印發!該戰略提出了我國智能交通發展戰略目標:要建成能夠基本適應現代交通運輸業發展需求的智能交通體系、關鍵技術體系、標準體系以及產業,實現跨區域、大規模的智能交通集成應用、協同運行。郝杰指出,戰略規劃將直接驅動市場對視頻、安防、監控、收費等設備的需求。計世資訊則預測,到2020年,國內智能交通投入將在1820億元。
有關專家指出,智能交通各細分領域都有很大的市場空間,不過就投資機會而言,城市交通的機會最大,高速公路的投資機會最少,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的增長速度最快。據Tranbbs發布的城市智能交通市場投資報告統計,2011年1-3月份千萬級項目共有30項,合計市場規模11億,前兩季度較大項目金額達到18億左右,市場規模已達2010年全年的80%以上。全年千萬級項目數量達195項,同比增長129%;千萬級項目市場規模合計57.9億元,同比增長180%。主要公司有銀江股份、迪威視訊、寶信軟件、皖通科技、??低暋⒋笕A股份等公司。由此可見智能交通行業的投資力度之大,行業需求之旺盛。
這些"重磅"消息不斷刺激著投資者的神經,智能交通產業贏來了空前發展,業內再度掀起了資本運作狂潮,不少知名機構紛紛涉足,高調搶食這桌盛宴。
上市好處多多,企業扎堆"出街"
早在2007年,自動檢售表設備制造商廣電運通和路況信息財技設備制造商遠望谷成為行業的領跑者,資本市場從此有了智能交通企業的身影。2009年,銀江股份成功登陸創業板,開啟了資本市場對智能交通行業的投資熱情。2010年,"監控龍頭"海康威視于5月28日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在此之前的漢王科技、中瑞思創、寧波GQY、賽為智能和交技發展這幾家主營或部分涉及交通業務的企業也在A股上市,行業迎來了一波上市浪潮。
其中,大部分智能交通類新股都受到了投資者的熱捧。比如在深交所掛牌的漢王科技上市首日漲幅就接近100%,其后更一度沖上175元高位,榮登兩市第一高價股。另外,2010年前上市涉足智能交通行業的企業表現也相當不錯。比如,按復權價計算,大華股份年內漲幅達到132%,是表現最好的個股,而科大訊飛的股價也接近翻番。投資者對智能交通類公司的偏愛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眾多PE機構更是表現出其非凡的熱情。2010年7月15日,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投資這家企業的PE機構多達七個,其中大部分是在其正式上市不到5個月的時間火速加入的。當月,同屬智能交通概念的企業高德軟件(AMAP)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亮相,幾家VC和PE上市前注資總額高達4000萬美元;而高德軟件2009年全年收入才達到5720萬美元。由此可見,資本市場對智能交通行業的青睞有加。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0年起,這一兩年內智能交通行業至少有十幾家成功上市,如,高德軟件、中海科技(前身"交技發展")、億陽信通、怡和交通、海康威視、英飛拓、世紀瑞爾、漢王科技、捷順科技、易華錄等。我國目前有智能交通企業二千多家,截至目前,主營或涉及交通業務的上市公司達40家左右。
那么,上市究竟能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
當然最直接的是募得一筆巨額的資金。以漢王科技為例,其上市首發募資額高達11.3億元,而公司2009年末凈資產為2.5億元,賬面現金僅1.8億元。高德軟件在納斯達克上市首發募資額高達1億美元,而公司2009年利潤才1080萬美元。經由上市,公司規模一下子就翻了好幾番。對此,知名金融專家宋新強也表示:企業上市融資不僅擴大了企業資本和投資力度,而且還可讓資金發揮極致效應給投資帶來豐厚利潤,以便企業做精做強。
不僅如此,上市還可以說是智能交通行業發展的契機,尤其是2008年出臺的創業板市場更是智能交通行業不可多得的機遇,因為我國智能交通或安防產業中絕大多數屬于中小型企業。通過上市,不少企業有更多資金用于研發、擴大生產規模、更新設備,甚至深入開拓市場,而且上市本身還具有很強的品牌傳播效應。統計顯示,2011年智能交通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幅達50%以上,上市公司盈利狀況更是好于非上市公司。
由此可見,上市真是好處多多!
上市≠成功,行業競爭激烈依舊
在諸多成功案例等因素的影響下,中國的智能交通企業終將上演著前赴后繼的資本市場奮斗之路,就如業內一資深人士在博客中所寫的那樣: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