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第六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將于8月21-22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為全面了解大會相關情況,移動Labs采訪了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楊博士為我們深度剖析了車聯網的商業模式及新產品、新挑戰、新機遇。
主持人:您覺得車聯網未來的愿景是什么?
楊景:第一實現車聯網所有化,國家相關政府部門要為車聯網立法,通過法律形式推動車聯網;第二實現自動化,技術體積機構的創新推動駕駛自動化;第三建立產業協同關系,推動相關產業與技術的提升。
主持人:您覺得如何建立以營銷為主導的商業模式?
楊景:為了實現車聯網的愿景,首先運營商要重新定位,過去運營商起一個通訊鏈的管道作用,而在新一代車聯網中,運營商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需要高速可控可管理。
2。需要提供聚合知識積累、專業信息接口及安全保證的信息。
3。需要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新技術,建立協同開發、運營、管理的平臺。
4。需要具有支持多領域多方關系進行產業治理優化,推動傳統產業創新模式和解決方案的能力。
主持人:楊老師您覺得如何做到保險與車聯網的雙贏?
楊景:信息通訊業和傳統產業鏈之間,保險公司和運營商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應該建立什么樣的組織關系?把信息通訊技術作為一個生產要素融入保險業當中,是車聯網再保險行業中應用的關鍵。保險業的本質是風險管理,保險管理可以分成對不可控風險的管理和對責任風險的管理。
對不可控風險管理即所謂的大樹定義,對責任風險管理是通過監測和控制,我們過去對駕駛行為是粗略的弱的,特別反映在定價和索賠上,車聯網對各別的駕駛行為 進行精確的分析和判定,實現駕駛行為的定價,并且對危險駕駛做出處理,它對車輛事故過程和損失進行認定,能更大程度的安全控制風險,通過車聯網讓保險業達 到精細化管理的程度,對責任風險可以進行控制,實現保險業和車聯網雙贏。
主持人:您覺得目前大數據急需解決哪方面問題?
楊景:車 聯網很快會發展到TB級的數據量,在數據量采用中企業原有系統會開始出現"應力性骨折"。首先,過去的數據庫存儲能力有限,如果容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它的 處理能力存儲能力會受到限制。現代數據庫技術用在車聯網上,常規技術會遇到很多問題,一方面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很多功能不能實現。
云計算大數據發展非常快,產品種類非常多,特別是開元技術提供者也非常多。數據結構可能是動態變化的,并且是多態的,在視圖和流程相對穩定的基礎下需要全新考慮大數據技術及數據結構、體系結構的設計。
怎么能夠讓我們體現一種高效的一個大數據平臺的工程上,技術上可以解決問題,需要政府有關部門在準入方面做出一些決定。因為作為車聯網的數據我們前面講過不僅僅是數據存儲問題,還涉及到管理、安全的問題,希望政府部門在有關準入方面制定相關規則。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