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煙臺市交警支隊獲悉,煙臺市交警支隊自5月10日起,在全市集中開展道路交通“七治”專項行動。目前,行動成效顯著。
治超——新增一批測速設備
嚴把客運車輛出站、出城、上高速、過境“四關”,堅決消除客車超員違法行為。與交通運輸部門協同努力,查處超限超載違法貨車。對裝載寬度超過2.5米和具有可伸縮式車身結構的商品車運輸車進行專項整治。對查處的商品車運輸車有加長、加寬等非法改裝問題的,依法予以處罰,責令恢復原狀,并錄入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重點查驗。
在超速違法行為多發路段新增一批測速設備,利用定點測速與流動測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管控。在文明交通示范公路暨暢通安全行星級路創建路段推廣區間測速,切實降低車輛行駛速度。
治疲——連續駕駛不得超過4個小時
交警部門將督促客貨運企業加強營運車輛動態監管,落實強制休息制度,嚴格執行客貨駕駛人24小時內駕駛時間不得超過8個小時、連續駕駛時間不得超過4個小時的規定。
加強臥鋪客車、旅游包車、重型貨車以及危化品運輸車輛的檢查,通過詢問當事人、調取GPS行駛記錄等方式,對連續駕駛超過4小時的,責令強制停車休息。
加強凌晨0時至6時、13時至17時等疲勞駕駛易發時段的巡邏管控,通過警報警示、巡邏喊話等措施提醒駕駛人安全駕駛。對有疲勞駕駛嫌疑的,由交警引導至高速公路服務區或不妨礙通行的地點,責令駕駛人休息。
治假——制售假牌假證嚴打
煙臺交警在全市范圍內集中治理制造、銷售假汽車配件、翻牌器、偽造變造牌證以及故意遮擋號牌、故意污損號牌等違法行為。
各級交警、治安、刑偵部門將聯合安監、交通運輸、工商、質檢、海關、駐地部隊等部門,嚴厲打擊生產、銷售拼裝的機動車或者生產、銷售擅自改裝的機動車,擅自生產、銷售未經國家機動車產品主管部門許可生產的機動車成品及配件,輪胎以舊換新、剎車片造假等制假、販假以及走私、盜搶車輛違法犯罪團伙,嚴厲打擊涉車違法犯罪行為。對制假、販假窩點和違法犯罪團伙進行深查,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治堵——車位前設障礙清理并處罰
交警部門將加大轄區內違法停車行為多發路段巡查力度。對違反機動車停放和臨時停車規定的,指出違法行為,予以口頭警告,令其立即駛離。對機動車駕駛人不在現場或者雖在現場但拒絕立即駛離,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依法進行處罰,并將機動車拖移至指定地點停放,并貼違法停車告知單。
對城市停車場(庫)開展一次排查清理活動,對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的,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到期未整改的,要依法予以處罰。對單位或者個人設置、撤除、占用、挪用公安交警部門在城市道路范圍內施劃的停車泊位的或設置停車障礙的,堅決予以清理,嚴格依法處罰。
治酒——20小時內完成立案調查
始終保持對酒后駕駛違法行為的嚴管態勢,由煙臺市交警支隊組織成立整治酒駕機動隊,不定期的開展突擊檢查行動。交警、治安、刑偵部門建立聯動工作機制,聯合開展集中查處酒駕行動。
對建立公、檢、法聯合辦案制度,建立“輕刑快審”機制,對于案情簡單、證據充分、犯罪嫌疑人認罪的醉酒駕駛機動車案件,公安交警部門要在20小時內完成立案調查并移交預審部門,力爭20天內完成偵查、移送、起訴和審判工作。
治患——定期排查違法記分滿12分的駕駛人
交警部門將定期排查交通違法記分滿12分的駕駛人,對客運車輛、危化品運輸車、校車駕駛人近2年內存在記滿12分的,定期抄告交通運管部門、客貨運企業,督促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每月統計一次存在5次以上交通違法行為未處理的車輛,通知機動車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接受處理。
對在道路兩側及隔離帶上種植樹木、其他植物或者設置廣告牌、管線等遮擋路燈、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妨礙安全視距的,責令行為人或單位予以排除。對學校、幼兒園、醫院、養老院周邊道路進行排查,增設震動減速帶、黃閃燈等安全設施,確保學生、行人安全通行。
治占——嚴查貨車長時間占超車道
治理高速公路大型車長時間占用最左側車道、強行占用應急車道超車和占用應急車道停車上下客違法行為,同時也包括普通道路上貨運車輛長期占用快速車道行駛,如《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在同方向劃有二條以上機動車道的,載貨汽車、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摩托車應當在最右側的機動車道通行。以上車輛如果長時間占用其它車道行駛,即視為不按車道行駛違法行為。
遮擋號牌按照“兩搶一盜”核查
對故意遮擋號牌、污損號牌等公然挑戰法制權威的違法行為,一律按照涉嫌“兩搶一盜”違法犯罪案件辦理規定,對機動車來源、車輛駕駛人、所有人依法進行核查。對存在其它違法犯罪行為的,由治安、刑偵部門依法查處;對無其它違法犯罪行為的,對車輛存在的所有交通違法行為依法處罰后,方可放行。在高速公路各個收費站口,安排至少2名警力查控假牌假證和故意遮擋、污損、變造號牌行為。在高速公路巡邏中發現涉牌違法嫌疑車輛的,將車輛引導至就近服務區或收費站出入口,依法予以處罰,消除違法行為。
(侯嘉偉 袁圣凱 李娜)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