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增長與氣候風險,城市軌道交通面臨嚴峻考驗
近年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取得了顯著進展,截至2023年底,我國內地已有59個城市開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1.1萬公里,然而,全球氣候變化加劇背景下,暴雨、臺風、暴雪等極端天氣頻發,對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構成重大威脅。數據顯示,近三年因天氣原因導致的軌道交通延誤事件年均增長18%。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提升運營韌性,成為行業核心議題。
針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痛點,墨跡天氣在展會上重點展示了軌道交通氣象服務產品,該產品通過整合觀測站、雷達、衛星等多源氣象數據,結合機器學習與數值預報技術,精準對接軌道信息與氣象信息,深度融合多種氣象實況監測、預報預警、專屬預報服務等信息,為軌道交通運營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氣象服務支持,打造了集“精準預報、智能預警、應急響應”于一體的氣象服務體系。實現軌道交通的實時監測與預警,為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提供智慧化、精細化的氣象保障。
共話行業趨勢,助力智慧城軌高質量發展
在大會同期舉辦的論壇上,墨跡天氣政企業務部總監史彬表示:“公共氣象服務能為軌道交通運營提供重要的指導。但是,隨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軌道交通領域對于氣象服務場景個性化需求和定制化需求也越來越強烈。”墨跡天氣基于地鐵客戶的實際業務需求,研發的地鐵氣象災害預警平臺,可以幫助地鐵單位應對極端天氣的影響。該平臺集成了數據查詢展示、災害天氣預警、氣象數據可視化、氣象報告推送、應急輔助決策、APP移動端軟件6大功能模塊,客戶可根據平臺,選擇地鐵線、地鐵站、正要位置,查看實時天氣和預警信息,氣象數據精確至公里級和分鐘級。
墨跡天氣與華南地區某地鐵運營單位的合作中,通過精細化預警、臺風預報及地鐵站點網格天氣預報等服務,幫助客戶應急響應效率提升40%以上,實現了惡劣天氣條件下安全運營0事故。此外,在與華中地區某地鐵集團的合作中,墨跡天氣幫助客戶搭建了軟硬件一體化的氣象服務平臺,打通了行業數據和氣象數據的壁壘,提供基于實際需求的更精準的預報預警及應急響應建議,保障了地鐵運營安全,提升了運營效率。
當前,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正從“規模擴張”轉向“質效提升”。墨跡天氣作為氣象服務領域的創新力量,正著力構建"氣象+AI+軌道交通"的智能應急決策引擎模塊,將大語言模型與地鐵客戶的私有數據(如防御指南、應急決策流程)深度融合,實現應急決策數據的自動化處理和優化。該模塊能夠快速分析處理海量文本數據,提取關鍵信息并生成針對性決策建議,通過與地鐵運營數據的深度耦合,為地鐵運營提供個性化預警信息和應急處置方案,使應對突發事件的效率和準確性顯著提升。同時支持無縫對接現有應急指揮系統,確保信息即時傳遞與執行高效落地。
墨跡天氣正以數據為基、技術為擎,推動氣象要素深度融入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運營全鏈條,助力軌道交通行業實現安全、智能、綠色發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