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交通運輸全行業聚焦的關鍵詞,推動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對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該如何推進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繪就智慧基建新畫卷?
3月27日,第二十七屆高速公路信息化大會暨產品技術博覽會在山東青島召開,華為中國政企交通系統部部長金黎陽受邀出席并發表主旨報告。他表示,華為已服務公路行業二十余年,持續堅持科技創新,服務于中國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從單領域的信息化邁向綜合立體大交通數智化,華為深耕行業,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與數智基礎設施融合,賦能公路行業高質量發展。
華為中國政企交通系統部部長金黎陽 主旨演講
在金黎陽看來,智能交通建設不是一味追求技術的高精尖,更不是一些設備的堆砌,而是要圍繞核心業務場景,將交通工程、交通管理與合適的數字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解決問題,創造價值。
公路作為國家的關鍵基礎設施,是促進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通道支撐。據介紹,華為在公路領域采用軍團化運作,聚焦感知、聯接、計算、存儲、云和數字能源等技術,從用戶需求、方案設計、產品研發到方案驗證、工程實施和商業模式創新,端到端打通,在產品及工程上進行創新,聯合合作伙伴,持續開展智能交通探索實踐。
“隨著交通數字化轉型深入推進,公路智慧化正從高速公路向高等級公路全面延申,核心目標從單一的提升通道能力向保障通道安全、挖掘通道價值演進。與此同時,城市交通治理也不斷向精細化、智能化轉變。”金黎陽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華為中國政企交通系統部部長金黎陽接受媒體采訪
如何以數字技術賦能公路大通道高質量發展,金黎陽從三個方面分享了華為的思考與實踐:一是提升通道能力,通過感知、仿真、預測預警、主動管控等,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二是保障通道安全,組合應用數字技術,保障隧道、收費站安全高效運行;三是挖掘通道價值,推動交通數據向資產化、產品化、資本化持續演進。
“圍繞‘疏堵保暢’的總目標,我們提出構建全息感知+全面認知和精準管控的高速安全與應急組合方案,實現路網態勢感知和仿真預測,道路事件實時發現分鐘級主動管控響應,助力高速疏堵保暢,提升道路安全。”金黎陽解讀道,例如通過動態情報板,直接管控車輛通行速度;通過匝道出入口管理,直接管控車流密度;通過對應急車道、客貨車道的動態分配,實現路權資源的合理調配,最終實現道路安全和通行效率的雙提升。
現場,金黎陽還分享了華為聯合客戶與伙伴開展的一系列創新探索,例如圍繞在役/新建公路的安全應急、隧道安全應急與設備管理、收費站無人化少人化等場景,應用有線無線融合通信、路網云控、基于雷視融合的路側精準感知等技術。
“智慧交通的核心是將數字技術深度融入交通業務場景,從而持續提升安全水平、運營效率和創新能力。”金黎陽最后強調,面向未來,華為將持續深入理解交通行業,充分發揮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優勢,不斷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行業適配與融合創新,同時深化與伙伴的合作深度與廣度,共同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助力交通數智化升級。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