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李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而C-V2X車聯網正是汽車網聯化的重要使能技術。中國信科集團是C-V2X車聯網原創技術策源地,中信科智聯作為集團車聯網業務的骨干載體,始終站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時代潮頭,此次展會集中亮相“車路云一體化”全系自研產品方案及最新實踐成果,吸引眾多業內人士前來參觀交流。
車路云數字化高速公路
近年來,中信科智聯已在車路云數字化高速公路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與實踐,成果包括山東濟青高速、北京大興機場高速等,通過對打部署感知設備,利用AI檢測識別技術、多傳感器融合技術、邊緣計算技術對車輛、行人等目標物的屬性信息進行識別監測,實現跨點位軌跡跟蹤、車牌識別、流量統計、行人闖入超速、占用應急車道、交通擁堵、異常停車等20余種事件檢測和報警功能,系統具備的全天候、高準召率、低時延優勢,為車輛提供道路基礎設施、交通靜態與運行動態信息,保障車輛通行安全及效率,為云端監管提供數據支撐,大幅降低運維管理難度。
低空+: 高速公路無人機智能巡檢
在"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發展綱要指引下,中信科智聯深度聚焦公路智能養護技術創新,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管養系統,形成公路數字化運維的新范式。該系統依托"端-邊-云"協同架構,集成智能無人機巡檢、全域視頻監控與車路云一體化系統,形成"三維立體"監測體系。系統創新研發的交通大模型,構建多視角、多模態的數據融合分析體系,通過"無損蒸餾"邊緣計算引擎攻克復雜場景邊緣側長尾感知難題,結合感知-飛控協同技術實現毫秒級動態避障響應及智能航路優化,全面強化公路智能巡檢和交通監控的精準性與可靠性。
基于C-V2X的高速事故瞬間“呼救”
2024年,在梅大高速路面塌方事故和柞水橋梁垮塌事故中,許多人員傷亡是由于后續車輛未能及時收到預警信息而導致連續墜落。基于中信科智聯自研車載模組和終端,事故發生的瞬間可通過PC5即時通信,迅速提醒后續車輛采取制動措施,避免傷亡。實測表明,通過C-V2X車聯網技術,以車輛時速80公里,按照100ms時延計算,在800m通信距離內,可及時通知15輛車采取制動措施,意味著可能挽救60個人的生命。此外,中信科集團的光纖傳感器已在大型橋梁、高危路段邊坡安全監測和地質結構沉降監測中得到成熟應用,有效提升了基礎設施的安全性。
高速公路重點營運車輛網聯式安全預警
“兩客一危”及重型卡車因在高速公路上行駛距離長、制動距離長且危險性高,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點。中信科智聯推出的C-V2X車載終端VM3004、VM3005,融合單車智能傳感與車路云協同,顯著提升車輛安全性能。該終端提供異常停車、行人闖入、隧道事故等預警,結合雷達、360環視及ADAS,可全天候、超視距預警車輛及行人碰撞;通過DSM實時監測司機疲勞、分心駕駛等駕駛行為異常;在隧道等GNSS信號缺失環境下,實現連續軌跡跟蹤,幫助事故快速定位與搜救。該產品已在西南某地區規模化應用,有效提升重點車輛安全性與交通管理效能。
我國智慧交通建設日新月異,高速公路數字化轉型也駛入快速路。中信科智聯通過提供切實可行的車路云數字化高速公路產品及解決方案,持續為高速公路行業智慧升級鋪路,引領公路行業數字化轉型邁向新階段。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