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途高頻運輸的“零碳解法”:動力充沛,續航夠用
在礦山砂石運輸、城市渣土清運等場景中,車輛日均需完成5-8趟短途循環作業,這對續航與補能效率提出嚴苛要求。乘龍H7純電自卸車搭載423kW·h磷酸鐵鋰電池,以實際工況160公里續航覆蓋絕大多數運輸半徑,配合雙槍直流快充技術(60分鐘補電80%),可在午間休整或裝卸間隙快速補能,實現“人停車不停”的高效運營。
“龍的脊梁”承載哲學:多裝快跑,收益倍增
“運得多”是工程運輸的核心競爭力。乘龍H7純電自卸車車輛采用雙永磁同步電機+4AMT變速箱組合,整車最大功率達460kW(約626馬力),重載起步毫不拖沓。底盤采用一次沖壓成型大梁,被譽為“龍的脊梁”。2*9.5T前橋與2*25T輪減后橋(速比6.733),搭配載重型鋼板彈簧與4螺栓雙斜拉騎馬卡,更是保證了整車的堅固耐用。電池采用側置布置,重心更低,整車穩定性好。8-8.7米超長貨箱,裝載容積較同類車型提升18%。
三重安全屏障:高效零事故,護航每一程
在連續作業的駕駛場景中,安全性直接影響運營效率。乘龍H7純電自卸車駕駛室以主動防護、結構硬核、電路安全構建全方位保障。
標配EBS電子制動+ASR驅動防滑系統,從容面對軟基、泥濘、濕滑等復雜工況。駕駛室采用高強度籠式骨架,碰撞時可實現30%吸能緩沖。離地間隙提升至350mm,涉水深度達800mm,無懼泥坑與淺灘。IP68級防水電池箱+底部雙層裝甲鋼板,抵御碎石沖擊。全車線束加裝耐磨套管,短路主動熔斷程序0.1秒切斷故障電流,杜絕自燃隱患。
當“雙碳”目標疊加“以舊換新”,從政策導向轉化為市場剛需,東風柳汽乘龍H7純電自卸車以場景化創新證明:新能源工程車不僅能滿足環保要求,更能以超強承載、極致經濟性,成為推動工程運輸綠色革命的核心力量,助力國四貨車加速淘汰更新,為行業開辟更加高效、環保的未來。
乘龍卡車微信公眾號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