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計算機程序,可以“指導”機器人觀察周圍環境、在互聯網上做調查,讓機器人經由“思考”獲取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東京工業大學副教授長谷川牧(音譯)11日告訴法新社記者,應用這種程序的機器人可以像人一樣,把經驗中習得的知識用于解決新問題。
“多數現有機器人擅于依照預置程序處理并執行任務,但它們對我們人類所處的"真實世界"了解不多,”長谷川說,“我們的項目旨在嘗試搭建一座連接機器人與真實世界的橋梁。”
長谷川介紹,這種程序實際上是一種運算法則,讓機器人分析所處環境、收集所需數據,從而將接受的信息轉化為一連串指令。
比如,安裝“思考程序”的機器人接到“倒水”指令后,會把這一任務分解為先前學會的一系列技能:握住瓶子、從瓶中倒水、放下杯子。機器人沒有預置“倒水”這一特定程序,卻可以設計出完成指令所需的多個動作。
面臨超出自身能力的任務時,“思考”機器人會尋求幫助,同時儲存學到的信息,以便應對新任務。這種機器人可以把“大腦”直接與互聯網連接,在網上尋找所需信息,同時過濾不相關信息。
研究團隊看好“思考”機器人的應用前景,認為機器人今后可以用于地震探測、交通信號燈控制,還可能成為家庭主婦的好幫手。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