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英國旅游局的預測,倫敦奧運會期間,將會有530萬人造訪倫敦,其實對于這些游客來說,他們很可能剛落地就將體驗到倫敦交通的痛苦之處。因為在很多人抵達倫敦的第一站希思羅機場后,從出關到坐車要排的長隊就會給你一個下馬威。從飛機進入停機坪開始,到坐上出租車融入M4高速公路向倫敦駛去,如果能在兩個半小時完成就要謝天謝地了。當然,照著公路上的擁擠程度估計——不少路段上開辟的奧運專用道更是讓車流密度雪上加霜——從機場到市中心的酒店還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
一份專項評估警告,交通運輸問題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面臨的“最大隱憂”。由倫敦市議會交通委員會所作的這份評估報告說,倫敦的交通運輸網絡已經處于接近滿負荷運轉的狀態。如果一切正常,壓力可能只局限在“交通熱點”,但如果出現車輛拋錨或安全警報,則可能會導致更廣泛的影響。
現在不少倫敦人都對根據奧運協議開辟的“奧運專用道”表示不滿。因為倫敦的市政規劃比較古老,大多數街道本來就不寬敞,而從本已擁擠不堪的公路系統中強行分割出來的50多公里的專用道,為保證8.2萬名奧運選手、官員、媒體、贊助商等暢行,將付出增大其余道路的承載壓力的代價。
地上交通如此,地下也好不了多少。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發展,倫敦地鐵如今共有12條線路,275個車站,總長度約408公里。一般情況下,乘地鐵從市中心到奧運體育場館的行程時間應該是35分鐘。但倫敦交通局之前就給人們打了預防針:一旦實施人流控制和安保措施,這一行程將延長到兩個多小時。
面對行路難的交通現狀,雖然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曾表示,要力爭將倫敦奧運會舉辦成“最友善”的一屆奧運會,但單從交通角度來看,人們出行的環境友善不到哪里去。
奧運道
既然是慣例,倫敦也不能例外。倫敦為奧運家庭成員的出行,劃出了一個奧運道路網(OlympicRouteNetwork)。
奧運道路網總長將近300英里,倫敦市內109英里,倫敦之外170英里。奧運道路網將奧運比賽場館、比賽路段和奧林匹克家庭下榻處連接起來。
普通老百姓還是可以“涉足”奧運道路網的,只是隨時可能“被管制”。倫敦奧運會承辦局授權可以采取的臨時交通管制措施包括:
臨時關閉側街車輛進/出主干道、臨時改變紅綠燈交替間隔、暫時中止停車準許、臨時中止行人過街道口、暫停道路施工、臨時改變倫敦700條公交車線路中的70條,以及在奧運道路網中另辟出比賽專用車道等。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