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技術在我國的應用開始于1996年,先后建設的項目有廣東佛山、南海、順德等地方收費公路的ETC車道、江蘇滬寧高速公路、北京首都機場高速公路等。但這些項目有些建成后沒有真正投入使用,使用的也是用于點式收費。我國ETC應用于高速公路聯網收費始于2003年廣東省的“粵卡通”工程,是在國內推廣最早成功的高速公路ETC聯網收費。
1)廣東省
2003年,廣東省投資3.3億元,在全省開通了88個ETC車道,項目覆蓋了廣東省全部6個聯網收費區域,設立了3個區域收費中心,成功實施了雙片式雙界面ETC聯網收費技術。在全省收費公路采用了兼容電子不停車收費和人工半自動收費的組合式聯網收費,實現用戶持公路專用繳費卡在全省范圍內繳付通行費,以及在全省高速公路實行“統一收費、系統分賬”的收費管理方式。聯網收費遵循“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發卡、統一收費、統一結算”的原則。目前該系統運行良好。
2)山東省
2008年12月18日,山東高速集團投資1200萬元建設的ETC(不停車收費)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高速集團所轄濟青、京福等高速公路的各市政務中心區域的主要收費站,全部實現不停車收費,通達全省高速公路1200公里。ETC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單元,利用無線通訊與計算機聯網技術進行結算處,即可不用現金、不用停車完成收費通行,車速一般應不超過30公里/小時。山東高速集團ETC系統分兩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集團所轄濟南北、濟南東、濟南機場、青島4個收費站8條ETC車道己于7月20日建成開通,試點運行不停車收費。這是山東省第一個不停車高速公路收費系統,由于該系統位于連接北京、青島的奧運重要通道,在迎接奧運舉辦、解決交通瓶頸、樹立山東形象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此基礎上,高速集團實施了第二階段的ETC系統建設,京福高速的濟南西、德州、泰安西、曲阜、棗莊,濟青高速的淄博、濰坊,濟萊高速萊蕪北以及威乳高速威海共9個收費站18條ETC車道實行了不停車收費。這樣,山東高速集團所屬高速公路在各市中心城市全部實現不停車自動收費,達到“市市通”。山東省ETC系統建設處在國內領先水平。
3)浙江省
浙江省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建設屬于長三角高速公路區域聯網不停車的一部分,是根據交通運輸部京津冀和長三角區域聯網不停車收費聯系會議的精神,結合浙江省高速公路特點,對全省高速公路網所有收費站、收費分中心和省中心系統進行改造升級,建設ETC專用收費車道540余條(含長三角ETC聯網收費示范工程浙江省境內42條)、省級運營管理系統、1個路網客戶服務中心和巧個服務網點等。ETC專用車道分兩期建設:2009年8月底前在十建車道為3進5出(含)以上且口均客車流量5000輛以上的收費站建設108條ETC專用車道,其余ETC專用車道計劃于2011年年底全部完成建設。
4)其它省份
2009年11月28日起,滬、蘇、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開通聯網,這標志著自2008年12月31日,江蘇與上海聯網試運行以來,安徽成為區域ETC聯網運營系統的新成員。另外,上海市和浙江省目前也正在進行聯網測試,2010年內,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上海等長三角四省一市高速公路網有望實現ETC的互聯互通。目前,己有13個省市開通了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專用車道超過698條,能夠實現非現金支付的車道超過10000條,全國ETC用戶近60萬。在交通運輸部的統一部署下,不停車收費系統的建設正在加快進行,預計未來2年內我國高速公路收費的ETC覆蓋率將達到20%以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