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該項目以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城市場景和蓉城二繞智慧高速的車聯網一體化應用示范為牽引,構建了全感知、強計算、慧決策、泛觸達的全鏈路5G+V2X車聯網實時數字孿生技術體系,實現了多場景5G泛V2X應用、5G網聯MaaS、智慧孿生道路、融合V2X的孿生導航等一系列創新性強、商業價值轉化度高的特色應用示范,形成5G車聯網發展新模式。
5G +數字孿生融合,直擊產業痛點
5G時代,智慧交通迎來快速發展,加快新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也成為構建高質量智慧交通體系的關鍵。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為行業創造價值,助力賽道內企業實現降本增效?如何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更有效的智能化工具,滿足更多元化的管理需求?如何在車載OBU滲透率不高的情況下,讓老百姓對智能網聯服務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面對種種行業痛點,騰訊與生態伙伴提出了5G+V2X車聯網與實時數字孿生相融合的解決方案。
“5G+V2X車聯網及實時數字孿生”項目在技術與應用上的創新引人注目,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拓展了觸達路徑,為行業落地應用和創造客戶價值帶來了不少啟發。騰訊在業界首次提出5G+V2X云端決策的技術路線,并融合5G公網云端決策以及C-V2X專網車端決策的5G泛V2X技術框架,實現V2X服務在普通5G終端的泛在觸達,突破傳統C-V2X必須依賴專用車載硬件的束縛,實現“強云、壯管、富端”。
在實際應用層面,騰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場景驅動”,為用戶呈現更安全、舒適的出行體驗。以實時數字孿生技術為例,騰訊基于高精度地圖,以及各種感知系統采集環境數據和動態實時數據,結合強大的云計算以及游戲技術貢獻的建模、實時渲染、自動化場景構建等能力,動態構建以定制5g為基礎的實時可計算的數字孿生道路,為高速公路管理、運營和服務提供了無限可能。
實時數字孿生不僅能夠提升交通安全,還能助力智慧交通管理科學決策。以該技術為基礎構建的城市孿生路口,為交通管理提供了信控優化、路口可視化監測、路口安全評價、路口組織評價、事件檢測在內的多項實用功能。在高速孿生路段,也已成功實現事故主動發現、路面事件監測、車道級主動管控、交通仿真及應急預案等管理效果。
騰訊融合“泛V2X”與實時數字孿生、導航技術,并將其用于C端,打破了車載智能設備限制,可為所有交通參與者提供智慧化出行服務。借助路側感知設備,云端計算能力和5G通路,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小程序等觸點實時獲得交通信息,實現車道級導航服務,安全信息指引等服務,彌補視野限制,提升交通安全保障。
針對公共出行,該項目還融合了MaaS一體化出行,應用于智能網聯公交,為公眾出行提供更精準高效的服務保障。
成都車聯網先導區和蓉城二繞高速成功應用
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運直聯通道是一條連接東安新城與大運村的交通大道,同時也是龍泉驛主城區與西河、十陵片區相連的重要道路,將在大運會期間起到重要的作用。與普通道路相比,直聯通道擁有普通道路所不具備的高度智能化,是騰訊5G+V2X車聯網及實時數字孿生項目在龍泉驛區實踐過程中取得的典型成果。
立足城市場景下的出行需求,騰訊通過“泛V2X”技術,幫助司機在行駛時,打開手機導航,就可以看到各個路口紅綠燈的實時狀態,以及關鍵路口的路況直播,提升交通安全和運行效率,賦能大眾智慧出行。
蓉城二繞高速公路是交通部“交通強國”試點項目,四川省“新基建示范工程”、交通強省“首批示范項目”。騰訊結合高速場景對全天候出行的需求,在該路段開展了5G+V2X實時數字孿生驗證并推出了融合V2X的孿生導航應用示范。
基于5G泛V2X的數字孿生渲染以及與導航的結合,在C端實現了與物理世界逼真的數字交通世界映射,以主車視角或上帝視角引導公眾出行,支持高速全天候出行。即使面對霧天、夜晚等能見度不佳的場景,實時數字孿生技術仍然能夠做到“車道級導航”,為車主打開“上帝視角”,推送及時準確的交通引導服務。
通過成都市龍泉驛區和蓉城二繞高速的項目實施,騰訊探索了城市高速交通一體化場景下“條塊結合”的車聯網建設實施方式、應用方式,如:場景的異同、感知算法的異同等,項目的實施將有力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促進車聯網在全國的建設應用。
創新方案樹新標,業界廣泛認同
騰訊5G+V2X車聯網與實時數字孿生相融合的解決方案以其獨特的路徑創新獲得了行業廣泛認同。在項目實踐當中,騰訊也積極推動相關行業標準的成熟,促進行業發展。騰訊5G+V2X云端決策的技術路線已經立項為工信部行業標準,正聯合業界廠商開展標準制定。騰訊基于成都車聯網先導區和蓉城二繞高速的項目實踐,在ITU牽頭了國際首個智能交通數字孿生標準,項目的成果也已經入選ITU標準的應用案例,成為中國實踐的典型代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新創100+國際PCT或國內專利,為產業持續注入技術動能。
未來,騰訊將會繼續加大5G開放平臺、5G車聯網實時數字孿生以及交通操作系統等技術和應用領域的投入,不斷推動應用落地,為行業與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