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華軟與江西高速聯網中心進行了深入的方案探討研究,雙方共同開發了“互聯網+”大數據高速公路綠通車綜合治理平臺,借助新型、便攜的綠通車檢測儀和綠通查驗終端,為高速公路綠通車稽查管理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手段。
11月16日15時許,一輛大貨車駛入(南)昌樟(樹)高速公路昌西南收費站綠色通道待檢。從外觀看,大貨車車廂兩側為封閉式擋板,上方用篷布完全覆蓋,僅車身中部有縫隙可以看到貨物是香蕉。車剛停穩,收費員趙虹和同事兩人快速來到貨車旁邊準備查驗。與以往不同的是,趙虹手里多了一部“手機”,與她搭檔的同事手里多了一根“探針”。一人將“探針”插入貨物當中,一人打開“手機”開始查看、比對,5分鐘后,兩人將結果告知前方收費員:“該車符合綠色通道政策,給予免費放行。”
趙虹拿的“手機”叫綠色通道查驗終端,“探針”叫內窺鏡綠色通道檢測儀。檢測儀前端裝有探頭,并配有光源,專為檢查不方便打開查驗的綠色通道車輛而制。遇上大型貨車,檢測儀還能加長至3米,插入貨物后即可把探查的畫面傳送至查驗終端。這整一套系統正是華軟與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江西高速聯網中心”)聯手打造的“互聯網+”高速公路綠通車綜合治理平臺。
聚焦需求,聯合深度開發最貼合實際的綠通管理平臺
為加快鮮活農產品運輸,減輕農民負擔,國家出臺了按規定合法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通行高速公路可免收通行費的優惠政策。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如何運用大數據進一步提高車輛查驗效率,進而提高綠色通道通行效率和鮮活農產品運輸效率成了江西高速聯網中心最為關注的問題。
為此,華軟與江西高速聯網中心進行了深入的方案探討研究,雙方共同開發了“互聯網+”大數據高速公路綠通車綜合治理平臺,借助新型、便攜的綠通車檢測儀和綠通查驗終端,為高速公路綠通車稽查管理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手段。通過該平臺的服務支撐,輔以這些新型的信息化設備,其可提供稽查取證、信用檔案庫、智能辨識、稽查提醒等功能,讓運管單位對高速公路綠通車進行全方位的稽核治理,從而保障運營單位的合法利益。
在查驗過程中,收費員每次都會對車輛及貨物拍照,并在終端APP里錄入車輛車牌信息、貨物信息、相關證件信息等信息。車輛通過綠色通道后,這些信息和照片便被保存下來,并通過查驗終端上傳至江西省高速公路聯網管理中心的數據庫。
華軟與江西高速聯網中心聯手打造的這一平臺運用了大數據分析與共享概念,通過采集綠色通道車輛的通行信息,便能將其與全國跨省綠色通道車輛數據整合,挖掘并分析出相應綠色通道車輛的通行規律,為后期精準查驗提供數據支持。
“以前要查驗這種大貨車,我們要照相、攝像,還要把車廂里的貨物搬下來檢查,然后再搬回去恢復原樣,有的時候五六個人需要忙活兩三個小時。”趙虹說。而通過華軟的這套系統,綠色通道通行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產品特色
• 綠通車預登記:綠通車司機上高速前通過APP登記報備綠通車的貨品信息、路徑信息等基本資料;
•稽查取證:根據規范的綠通車稽查作業流程,通過終端設備實現現場綠通車稽查信息錄入,可錄入信息包含文字、圖像和視頻;
•信用檔案庫:基于綠通車車輛信息庫建立檔案庫,并輔以相應的信用評價機制;
•智能辨識:采用數據挖掘技術對綠通車行為信息進行深層分析和研究,對當中的偽冒綠通車車輛或嫌疑車輛進行智能辨識;
•稽查提醒:通過閉環管理理念,將偽冒綠通車車輛或嫌疑車輛名單及時反饋至稽查處理終端,以便現場稽查人員對這些車輛進行有針對性地重點稽查。
華軟與江西省聯手打造的這一高速公路綠通車綜合管理平臺自今年4月投入試點以來,先后已在贛鄂界九江二橋收費站、贛湘界金魚石收費站等30個高速公路收費站進行試點安裝,終端APP也經過多次完善。聚焦江西省對綠通管理的需求,結合試點的應用效果,華軟將助力江西省進一步完善綠通管理,落地綠色通道車輛申報、信用評價、黑白名單管理等更多功能,促進綠通車“一車一檔”的全面建立,并引入信用等級稽核機制,最終實現車主可在出發前通過手機APP申報,出高速公路收費站時根據自身信用度免檢通行,通過對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并依托更多領先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實現綠色通道通行更智能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