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去年12月,ETC覆蓋范圍達到了5.2萬公里高速公路,接近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一半,建成了6659條ETC專用車道、發展ETC用戶909萬。按照交通運輸部《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2014年度開通方案》進度安排,2014年12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遼寧、陜西、湖南等14個省市高速公路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ETC)全國聯網系統完成切換及測試工作,正式啟動試運行。據了解,到2015年9月底,ETC將基本實現全國聯網。
14個省市聯網運行1個月以來,聯網區域內跨省ETC交易量高達1000萬輛次、交易金額6.5億元,彰顯了人民群眾的跨區域出行需求和ETC的良好效益。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表示,我國的ETC技術標準是結合我國收費公路發展實際,經過多年實驗和實踐總結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體系完全開放。未來還將建立完善周到的客戶服務體系,適時推出微信、微博和手機客戶端應用,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積極作用,為廣大ETC用戶提供多元化服務。"全國ETC聯網推動了公路收費系統的全面升級和業務發展。由此形成的ETC清分結算平臺,成為公路交通系統繼路網管理平臺之后第二個實時部省信息共享平臺,在提高收費系統運行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收費公路管理水平。"馮正霖介紹,ETC以車輛為基礎單元的龐大網絡和海量運行數據,將為發展路網規劃、運行監測、出行服務等"智慧交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月3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我國ETC系統用戶數量突破1400萬,2015年將實現全國29個省份ETC基本聯網,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
5月26日,甘肅省高速公路電子繳費(ETC)業務推進會在蘭州召開,根據交通運輸部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進程安排,該省將在8月底前實現與全國ETC聯網。
5月29日廣東納入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聯網收費實車測試工作在花城收費站正式啟動。按照部路網中心安排,廣東ETC聯網實車測試昨天啟動后,計劃6月10日完成。到6月底廣東省將并入全國ETC聯網收費,粵通卡用戶屆時可以通行同樣已并入全國聯網的省份。按照交通運輸部要求,廣東省要在今年9月底前納入全國ETC聯網,并要求在2015年底實現主線收費站ETC覆蓋率達到100%。
6月1號,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共同組織發布《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路側單元應用技術規范》和《老年護理常見風險防控要求》兩個推薦性地方標準,這是京津冀三地發布的首批區域協同地方標準,標準將于7月1日起實施。
貴州ETC預計9月與全國聯網,按照交通運輸部的統一部署,今年6月底貴州即可與周邊的湖北、湖南、廣東等省實現高速公路ETC聯網。目前,交通運輸部正穩步推進全國高速公路ETC聯網工作,按照計劃,今年9月底將基本實現全國ETC聯網。
重慶:最快7月起一張ETC卡可走全國高速公路,重慶高速集團介紹,7月份,我市要實現高速公路ETC全國聯網目標,這意味著,今后市民可實現一張卡走全國高速。
青甘兩省聯合召開省界站ETC全國聯網工作推進會,雙方就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總體技術方案中的《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省(區、市)際共建站通訊協議》執行情況達成一致意見,形成了實現雙方交互信息的技術方案,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青甘兩省界站實現ETC全國聯網互通工作進度。
新疆16個收費站ETC系統開建,9月全國聯網測試,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開展全國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聯網工作的通知》及新疆交通運輸廳工作安排部署,新疆將在2015年9月完成聯網非現金支付建設及和全國聯網工作。
河南ETC6月底前全國聯網,實現不停車通行全國今年6月底前,河南省車主的ETC將全國聯網,真正實現不停車通行全國,免去高速上停車取卡、繳費的煩惱。
山東高速將增62條ETC車道,今年全省用戶達60萬。到2015年底,山東基本實現與全國ETC聯網,主線收費站ETC車道覆蓋率達到100%,客車ETC使用率不低于25%,非現金支付使用率達20%;建成較為完善的ETC基礎設施網絡,全省ETC用戶數量達到60萬。
ETC(ElectroicTollCollection,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的使用感受就是快捷,當高速收費站口的人工收費站大排長龍的時候,排隊車輛少且不用停車就可以交費的ETC通道確實節省了不少時間。同行間曾經流傳一種說法:在中國,ETC就是半個智能交通。如今,智能交通快速發展,一系列新鮮的概念洶涌來襲,好像這種說法要過時了。但實際上,ETC非但沒有被后來者趕上,反而在各個領域憑借自身優勢,不斷延伸自己的觸角。參與制定標準的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全發介紹,2014年底,京津冀魯晉、長三角等14省市實現了ETC聯網,今年底將實現全國聯網。截至今年4月底,京津冀三省市ETC車道覆蓋率分別為100%、95%和96%,ETC用戶數分別為170萬、25萬和82萬。
ETC系統三大優勢
1、提高車輛通過效率經過計算,使用ETC裝置每一輛車可以節省最少10秒鐘的停車繳費時間,安裝了ETC裝置的汽車通過收費站平均時間由14秒降低到3秒,1條ETC車道的通行能力相當于5條MTC(人工收費)車道。研究統計表明,ETC車道通行能力為1000輛/小時,單車道通行能力與人工收費車道相比增加了740多輛,也就是說從ETC車道通行,至少節省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
2、節能減排ETC也可大大節約能源和尾氣排放,研究數據表明,每一萬次ETC交易,將節約3140升燃油消耗,并減少55.96千克各類污染物的排放。據測算,采用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2008-2013年北京累計節約燃油1728.23萬升,分別降低CH化合物、CO化合物和NO化合物的排放989.99噸、2317.15噸和469.87噸。電子收費系統的實施,對于減少資源消耗,降低城市污染,構建綠色交通和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新北京交通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3、經濟效益據了解,目前,北京ETC用戶約100萬戶、天津約5萬戶、河北約16萬戶、山東約70萬戶、山西約12萬戶,隨著兩市三省高速公路電子收費的聯網運行,將有200多萬ETC用戶享受便利。
據悉,地處山西的煤運車輛,隨著"五地"聯網運行的實施,更加便捷地把本地煤炭運往區域各處;山東境地的多種特產也將隨著互聯互通的鏈條,分別運往區域各地,大大增加了"五地"區域內經濟貿易的發展和地域文化間的交流,為社會公眾出行提供極大的便利和快捷,為進一步促進高速公路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ETC擴大聯網為大勢所趨
ETC系統是目前世界上先進的路橋收費方式。通過安裝在車輛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與在收費站ETC車道上的微波天線之間的微波專用短程通訊,利用計算機聯網技術與銀行進行后臺結算處理,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
ETC技術特別適于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橋隧環境下采用。在傳統采用車道隔離措施下的不停車收費系統通常稱為單車道不停車收費系統,在無車道隔離情況下的自由交通流下的不停車收費系統通常稱為自由流不停車收費系統。該技術在國外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美國、歐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不停車電子收費系統已經局部聯網并逐步形成規模效益。我國以IC卡、磁卡為介質,采用人工收費方式為主的公路聯網收費方式無疑也受到這一潮流的影響。
擴大ETC用戶量實現雙贏
實施不停車收費,可以允許車輛以較高車速(80公里/小時)通過,大大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公路收費走向電子化,可降低收費管理的成本,有利于提高車輛的營運效益;同時也可以大大降低收費口的噪聲水平和廢氣排放。目前各地普遍實行ETC優惠制度,加大ETC的優惠力度有助于ETC用戶量的擴大,不僅滿足了政府要求的節能減排的目標,而且也會進一步形成規模效應。所以,擴大ETC用戶量是一個雙贏的事情。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