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指揮調度中心
城區內的電子警察
隨著南充市城區機動車保有量逐年增加,城區道路擁堵狀況與5年前相比明顯加劇,甚至一些老城區在高峰期,進入擁堵路段就出不來了。
26日,記者從南充市交警支隊了解到,為了改善城區交通運輸壓力、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力推動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希望通過智能交通有效地利用現有交通設施、減少交通負荷和環境污染、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運輸效率。這也是建設高效、綠色型經濟社會的重要方式之一。更多的信息采集、更強的數據視頻圖像支撐,使南充市道路交通正朝著“一路綠歌”的目標邁進。智能交通系統預計3年內完成,屆時南充城市交通將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南充市轄城區智能交通管理系統設計單位政府進行公開招標階段。
現狀
車輛增速過快城區道路“壓力山大”
目前,南充市機動車保有量為70多萬輛,且每年以20%的增長率在增長。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南充市每月增加的機動車數量約為上千輛,隨著車輛的增加,城市道路越來越擁堵,通行效率也在降低。
“順慶區范圍內多數交叉口采用信號燈控制,一些干路沿線基本上實現了信號燈控制,部分支路和較小的巷子交叉口并未采用信號燈,部分交叉口實施環島的交通組織方式,嚴重阻撓了交通流的釋放速度,甚至引發交通事故,從而引起整條通道的癱瘓。”南充市交警支隊宣傳科副科長李德雙介紹,路面缺乏電子警察、視頻監控、流量檢測等交通行為監測和信息采集系統,交警部門難以迅速掌握區域內的交通狀況。“不按車道行駛,路邊隨意占道停車,違章掉頭現象嚴重。此外,在一些通行車輛相對集中的路線,車輛速度很快,易發生交通事故。”
經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南充市政府決定建設智能交通,以提高城市綜合交通的使用效率,實現城市交通和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為人們生活、居住、工作、交通創造良好的環境,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環境影響。
現狀
“四橫四縱”設計3年打造智能交通
據了解,南充市城區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按照城區路網“四橫四縱”的框架進行設計,分三個階段來實現,從前期整個市區交通管理建設,中期重點城區交通管理建設,后期城區區間交通管理建設。項目建設規模在升級原有老舊設備外,新建中心集成指揮平臺、交通流信息采集平臺、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誘導發布系統、交通違法行為監測記錄系統、交通電視監控系統、指揮調度系統,以及附屬設施。
七大系統合一智能交通成型
心臟:中心集成指揮平臺
它是整個智能交通業務數據“采集、傳輸、處理、存儲”的樞紐,也是所有業務集中應用和決策的中心,它是心臟,更是一個集中展示平臺,新建的中心平臺能實現與現有六合一平臺對接。包含基于GIS的電子地圖模塊,要求交通流信息以視頻監控點位,電子警察點位、卡口點位、交通標志物位置、警力警車分布等都能在這份電子地圖上分圖顯示。
解讀:通過指揮中心系統集成平臺的建設,將保證指揮中心信息交換和設備聯動的統一調度管理、各設備資源操控界面的優化組合,以及系統運行狀態的統一監控與故障報警。
千里眼:交通流信息采集平臺
交通流量檢測采用視頻檢測的方式,與交通電視監控功能整合,實現整個城區重要路網、路口的車流量自動顯示。
解讀:通過該系統,將路面交通的流量、車速、占有率、車長、車間距原始交通流信息進行采集,并對采集到的交通流數據進行整合和統計分析,通過傳輸網絡傳送到指揮中心,可以為指揮調度、交通信號控制、交通誘導等提供決策依據。
手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
采用網格化控制的多相位多預案智能信號機,通過智能交通平臺的數據處理與協調機制,優化信號機配時方案,整體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緩解擁堵路段的交通壓力。
解讀:“被稱為‘會算時間’的信號燈。”南充市交警支隊科技規劃科科長趙勇介紹,從預計效果看,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交通信號控制方式,更加符合城區交通實際。
皮膚:交通誘導發布系統
本次建設擬在城區內多處重要路段設置LED室外大屏幕系統,用于發布實時交通路況信息、行車誘導信息、泊車引導信息、政府重要公告和交通宣傳等信息。
解讀:趙勇介紹,根據城市交通、天氣及指揮調度部門的指令及時顯示交通誘導信息,從而讓駕駛人員提前了解道路狀況,避免交通阻塞,減少交通事故發生。同時還可根據路面實際情況顯示限速值,從而有效地對交通流進行誘導,使高速公路的交通更加暢通。在城區擬建35套誘導設備。
左眼:交通違法行為監測記錄系統
包括闖紅燈自動記錄系統等,建設后能夠對闖紅燈、逆行、壓線行駛等線圈電警不能識別的違法行為進行24小時自動甄別和記錄,并實時與指揮中心系統保持數據同步,具備交通管理卡口功能,并接入全國機動車查緝布控系統。
解讀:據了解,南充市城區內的最先安裝的電子警察只能抓拍闖紅燈,功能有局限性,未來將實現全方位的監控,有效指導駕駛員按照導向車道行駛。擬建102處高清電子警察。
右眼:交通電視監控系統
采用前端視頻采集設備,通過在重要路段制高點和路口設點,實現重要路段的24小時無縫監控,以及大于30天記錄存儲查詢功能,覆蓋機動車行駛軌跡的視場范圍,清晰分辨機動車號牌,當迎面拍攝時應能辨別駕駛人的人臉特征。
解讀:此系統在交通指揮中心能夠實現實時監控,直觀掌握整個路網的運行狀況,既是準確發現交通事故,并迅速做出響應,為信號控制、交通誘導、事后取證等提供基礎數據。
大腦:指揮調度系統
新建指揮調度系統基于GIS電子地圖的指揮調度系統,做到能夠實時掌握全市警力、警車的分布情況,針對突發事件能夠快速、準確地發布指揮調度命令、確保警力的最優調度和統一管理。
解讀:“一旦某路段交通擁堵,指揮調度人員直接用鼠標點擊“警察”,哪位民警距現場近,通過實時對話第一時間下達指令,將單次警情的反應和處置時間平均提高近2至3分鐘。”南充市交警支隊科技規劃科負責人介紹,還實時“播報”巡邏民警的位置,智能交通指揮系統可以通過GPS衛星定位系統和民警對講手臺信號定位,隨時掌握每一輛警車、每一個民警所處的位置,警車號牌或民警警號、姓名及所屬交警大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