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的年味還沒散去,今冬第一場雪才光臨北京。2月7日是年后正式上班第一天,然而突降的大雪卻給不少市民出行造成了影響。百度地圖實時路況顯示,目前北京除部分路段進京方向外基本暢通。雖然這天高峰路面交通流量并不大,各主要路段基本暢通,但還是有不少車輛因路面濕滑視線不清發生了刮蹭追尾,導致了部分路線擁堵,不少市民開始轉換路線前往目的地,而百度地圖則在雪中躲避擁堵的過程中再次成了“主角”。
對于北京來說,像這天的擁堵可謂是再常見不過,那么如何繞過擁堵抵達目的地就成為了車主們的一件大事。記者走訪了多位車主,他們的答案包括少開車、繞胡同等五花八門,在這其中用百度地圖尋找最暢通的行車路線顯得格外強大的技術。在百度地圖手機客戶端中查詢行車路線,都會得到根據實時交通狀況給出的三條不同路線供用戶選擇,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出,方案1為推薦最短路線,但部分區域已經呈現代表緩行的黃顏色,方案2更加快捷,但同樣有緩行路段。方案3給出的就是躲避擁堵路線——通過起點到終點之間實時路況的計算和預測,給出一條“最不擁堵”的路線,幫助用戶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抵達目的地。
通過百度地圖推薦路線前進,效率如何?我們同樣在應用中可以看到“收益”:路線1、2紅綠燈比較少,在暢通的時候分別需要34分鐘和35分鐘,距離為20公里左右,打車需60元以上,而第三條躲避擁堵線路紅綠燈較多,但距離相對更短,實時路況更好,因此無論是油耗還是打車費用都減少了15%以上。
北京白領小潘車齡接近10年,用他的話來說,“親眼目睹北京的路況一天天變堵”。馬年春節,小潘按時返京上班,本指望趁著返程高峰未到來一次“速度與激情”,結果天不遂人愿,又被大雪堵在2環上。小潘對此習以為常,掏出手機開啟百度地圖掛在前擋上,幾下點擊選擇另一條不堵車的路線,點擊導航,下一個路口右轉轉,再次踏上順暢的上班之旅。“對我來說,移動互聯網對生活的影響特別巨大”。小潘說:“像百度地圖,我習慣于走到哪都開著,路不熟是它就是我的向導,路熟它就是我的參考,這樣我才能在擁擠的城市里找到一瞬間的無拘無束。”
目前,百度地圖已經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地圖導航類APP,活躍用戶份額和累計用戶份額雙雙突破50%,在打造國內最強的導航定位基礎功能基礎上,百度地圖還形成了全國最大的本地生活深度信息庫,覆蓋了近300萬商戶,50余家數據合作伙伴的生活服務信息,擁有85%的覆蓋全國范圍的酒店最低價格資源,120萬家餐館信息,實現了電影票的在線購買和選座,同時還在計劃與國內大多數團購網站進行帳號打通,真正實現一站式的團購。而打車功能的大幅提升,使百度地圖的生活信息之路更加順暢完美,更好的兌現了“索引真實世界”的承諾。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