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和路口事故頻發一直是大家關心的話題,很多路口交通信號燈配時也僅僅是符合規范,而不是最優的。綠閃和綠燈倒計時的設定,其效果好與壞在學術和工程上是沒有一個絕對的定論的。同時信號配時是否合理總是被大家忽略的,配時方案選取不好,會導致交叉口的事故率上升而效率降低。那交叉路口到底應不應該配紅綠燈倒計時?
綠閃和倒計時會使得最后幾秒到達的車輛在決策上的離散型加大,增加了燈末追尾沖突的風險
由于黃燈只有三秒,如果只有黃燈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駕駛員看到黃燈亮的時候第一反 應就是停下來,說明大家決策比較統一;但是綠閃和倒計時增加了大家做決策和執行決策的時間,有人激進,有人保守,還有人是天秤座的(無意黑天秤,僅僅是像),這就使得最后幾秒的情況變得復雜。
簡單說來,假如你是激進的,你想踩油門沖過去,但是你前面一輛車突然決定停下來踩了剎車,這時候追尾的風險就出現了。
綠閃和倒計時降低了車輛急剎車的和闖紅燈的情況,降低了直角沖突的風險
由于給駕駛員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他能預先判斷,減少到交叉口直接看到黃燈而急剎車情況和闖紅燈的情況。(這里涉及到"兩難區"和"兩可區"問題)闖紅燈容易造成與其他方向車輛的沖突。
提升了綠燈末期和黃燈初期通過車輛的速度,提升了通行能力
由于車輛決策的離散型加強,決定車道通行能力的是通過車輛中車速較低的,跟馳狀態的車輛會受到低車速車輛影響。整體上來看,會降低通行能力。
國內的信號控制確實有其特點
超長周期
甚至到300秒,國外很少超過120秒,錯過一個綠燈意味著可能再等好幾分鐘,這種情況下,就無形的增加了駕駛員闖燈的比例,即便是中國的駕駛員可忍耐的等待時間比國外長很多,但是大家終歸是不愿意等的。
忽視綠波
綠波交通是指,駕駛員在某個路口綠燈的某個時間通過,則后面路口就會遇到盡可能多的綠燈。但是很多配時并不考慮這個,導致大家很多時候都是遇到的每個紅燈都需要停下來。
盲目引進控制系統
美國90%左右的信號控制燈是傳統的定時控制,或加上線圈的單點感應控制;但是國內大城市交警部門大都引進SCATS,SCOOT這種控制系統,其實監測線圈很多都壞掉了,系統本身也是黑箱,交警大都也不怎么會調,控制效果呢,大家自己平時就能體會到。
美國的控制,對于信號都是0.5s為基本單位的,配時方案由交通工程師通過調查來完成,國內由交警負責,感覺交警執勤的負擔已經很重,沒什么功夫去研究怎么配時,而最終造成的結果是由我們廣大民眾來買單的。
人們討厭沒有期限的等待,特別是等公交車,等地鐵,等出租車,等人。所以出現了公交電子站牌顯示公交還有幾站到達,出現了地鐵實時運行圖顯示地鐵下一班到達時間,出現了滴滴快滴方便看自己的出租車離自己多遠,出現了順豐可以查詢自己的包裹到了什么地方。但是這些時間自己是沒有主動權的,改變不了。
紅綠燈倒計時器也一樣,是為了方便人們了解自己還需要等多長時間通過路口,還能有多長時間通過路口。但,問題來了,這次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減少等待,然后就出現了爭分奪秒闖紅燈的景象了。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