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路口通行效率,近期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對市區各個交叉路口信號燈配時進行了全面梳理優化,實現了協調控制交叉路口821處,綠波子區路段146個,雙向綠波協調控制道路4條。
【數據】鄭州市交通信號協調控制率達到69.2%
此次交警支隊依托鄭州市智能交通信號系統,對市區1187處信號燈進行分析、優化、調整,按道路等級、流量特征等增加綠波協調子區45個,增加綠波協調交叉口320處,使鄭州市交通信號協調控制率達到69.2%。
這些子區主要以綠波協調可控路口劃分,把流量特征、地理位置相近的路口以瓶頸點為邊界點劃分為同一子區,間距超過1公里的孤立路口實施單點控制。目前鄭州市3個路口以上綠波協調控制子區達到79個,三個路口及以下的聯動協調控制子區達到67個。
同時采用大小周期、二次過街的方式,實現了4條道路的雙向綠波協調控制。信號燈綠波帶的設置一般是以出城方向設置,從而減少中心城區的交通流量總量。此次交警支隊將道路環境較好的鄭東新區作為實驗區域,依托環形路網結構,大膽嘗試,改變以往思路,采用大小周期、二次過街的方式,探索實施部分路口雙向綠波協調控制方式。
【效果】協調雙向綠波道路四條,車速提高了30%
目前,交警支隊共成功協調雙向綠波道路四條,包括金水東路(中州大道至東四環,長約7800米,共9處信號燈控制路口);黃河東路(中州大道至金水東路,長約4300米,共8處信號燈控制路口);農業東路(龍湖外環西至龍湖外環東,長約4500米,共9處信號燈控制路口);東風東路(中州大道至金水東路,長約6600米,共18處信號燈控制路口)。成功協調潮汐綠波道路2條,包括平安大道(商務內環至G107輔道,長約5400米,共7處信號燈控制路口);三全路(長興路至花園路,長約5700米,共10處信號燈控制路口)。
上述道路及鄭州市146個綠波協調子區實施以來,道路沿線等信號燈停車次數減少了約40%,交通綜合延誤降低了25%,車速提高了30%,大大提升了路網的通行能力。
下一步,交警部門將根據鄭州市道路工程完工情況,適時將交通信號雙向綠波協調控制措施延伸到市區各主干道,并逐漸成網成片,真正形成區域協調,進一步加強智能交通信號系統建設,逐步實現更高一級的自適應與人工干預相結合的綠波協調控制。
同時,交警呼吁廣大駕駛員在綠波協調控制的道路上行駛時合理控制車速,注意避讓其他車輛和行人及非機動車,安全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