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感應到公交車后,可以給公交車開"后門",延長綠燈時間……12日,記者從成都市交委獲悉,從2011年開始進入考察,2012年進行項目環境管理計劃公示,到今年啟動部分項目招標,經過三年的前期準備,全球環境基金和成都合作的緩堵減排計劃預計將在今年6月正式啟動招標,最先啟動包括公交優化在內的三個項目。
"今年準備啟動的項目有三個,預計6月可以啟動全球招標。"市交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和全球環境基金合作的要求,三個項目的方案都已經遞交到世界銀行,招標之后就能進入具體實施階段。
據了解,今年啟動的三個項目中,第一個就是公交線網優化以及路口優化。這個項目中,除了大家熟悉的線網優化外,還可能實施路口優先。"專家發現成都公交基礎設施不錯,但公交車在路口卻總是被堵住。"交委相關負責人說,在前期的考察中,全球環境基金的專家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在公交路口優化項目中,可能會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讓紅綠燈和公交車對話,給公交車通行"開后門"。比如,在公交上裝一個發射器,紅綠燈設施上裝一個接收器,公交車在接近路口時,就能和紅綠燈交換信息,適當延長綠燈讓公交車通行更順利。
此外還將啟動城市交通集成數據庫。數據庫建成后,將錄入成都交通的基礎數據,數據庫將根據模型設置分析城市道路擁堵的原因。通過數據庫分析,就能了解周邊路網的情況,甚至獲得擁堵指數,主管部門就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改善措施。此外,今年還將啟動減排數據收集和分析。
國內三城市獲"贊助"試點
據了解,"緩解大城市擁堵,減少碳排放"計劃由全球環境基金啟動,首批在國內選定了三個城市:成都、哈爾濱和蘇州。
在成都的項目中,全球環境基金贈與成都300萬美元,而地方配套資金將達到2380萬美元。目前,贈款協議已經簽訂,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已經到位,將隨著項目的推進逐步支付。
除了贈款之外,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項目專家團隊還將隨時跟進并按照合同提供技術援助,也會讓交通、交管、規劃等在內的成都交通團隊得到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