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環路成溫立交橋施工,青華路一線交通壓力增大,交警調整信號燈時間,該路段形成“綠波帶”;二環路打圍施工,路口圍板影響駕駛員、行人視線,交警協調工地使用網狀圍板,解決施工安全和遮擋視線的矛盾……昨日,針對道路交通方面的細節問題,市公安局交管局作出優化調整,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青華路一線】
手術:調6燈成“綠波帶”
部位:青華路一線
二環路成溫立交橋施工以來,蜀都大道的部分車流轉移至青華路一線,早晚高峰車流量非常大。又因草堂北路地鐵施工封閉,交警便決定縮短轉入草堂北路的綠燈時間,“擠”出30秒分配給青華路進出城方向。
送仙橋路口、草堂北路路口、草堂路路口、光華村路口、家園路路口、瑞聯路路口的6個紅綠燈都進行了相應調整,形成“綠波帶”。“也就是幾乎同時亮綠燈,車輛可一次性通過!”石磊表示。
【蜀都大道西段】
手術:錐形筒隔開汽車和自行車
部位:人西路口
昨日上午9時許,蜀都大道人民西路路口,交警和文明交通勸導員正在路口4個角呈弧形地擺放錐形筒。“機動車走錐形筒外面,非機動車走里面。”四分局交警石磊介紹,因施工拆除了部分隔離欄,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經常混行,希望用錐形筒把它們隔開。
此外,在東城根南街左轉上蜀都大道的待轉區,交警也設置了錐形筒,引導車輛到路口中間再轉彎,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二環路】
手術:幫公交站“搬家”
部位:萬年場路口
過去,萬年場公交站臺是一個“港灣式”的站臺,隨著二環路的打圍施工,公交站臺該“搬”到哪里呢?
經交警五分局與多方協調,原公交站旁幾十米的一家企業拿出了自己的“空地”設置公交站臺。
手術:放斜施工圍板
部位:二環路多個路口
二環路現在的施工圍板可謂頗具特色:麻石橋路口,圍板不再豎放,而是斜45度擺放;其余多個路口,圍板下半截依舊,上半截就變成了可透視的網狀結構。
“斜放以后,轉彎的汽車就不容易撞上圍板了!”四、五分局的交警稱,這樣做不僅讓車輛轉彎更順暢,還擴大了駕駛員、行人的視線。
成都晚報(微博)記者鎖千程攝影李楊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