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胡婷婷實習生侯沖報道179個攝像頭,監控40多條街路,3分鐘就能查到違停。沈陽中街已經實現攝像頭覆蓋率100%。
沈陽市公安局沈河分局皇城派出所所長趙會雷介紹,派出所已經和街道聯合,建立了社會管理服務指揮分中心,全方位管理轄內街道的車輛停放。
走進皇城街道社會管理服務指揮分中心,兩名工作人員正認真地盯著大屏幕,時刻關注中街地區主要街道的道路交通情況。正面墻上兩側分別有3個小顯示器,中間是四個大顯示器,共10塊顯示器隨時顯示皇城派出所轄區內的交通狀況。顯示器對面是六臺電腦,屏幕上可以隨時切換畫面,以更好地觀察中街地區的道路交通情況。
觀察整個顯示器,連劉老根大舞臺后面的一條小胡同,也有清晰的顯示。“這些攝像頭中,高清的有68個,標清的有14個,畫面都非常清晰。”值班民警說。
上午10時23分,值班民警從一塊顯示器上發現,在正陽街翰墨軒巷26號樓新藝樂琴行門前,有兩輛車違停。其中一輛直接橫在了停車位的中間,后輪開到了路邊石上。另有兩輛摩托車占道,停在汽車停車位里。
指揮民警通過對講機迅速聯系附近的巡邏民警,3分鐘后,一輛巡邏電瓶車到達琴行門前。巡邏民警發現其中一輛違停車輛里面有人,隨后勸離。另一輛停上路邊石的車,因為車內沒有司機,交警對其開了罰單。整個現場處理不到3分鐘,從接到通知到到達現場,6分鐘內就完成了對違停的處置,及時保證了道路暢通。
趙所長介紹,整個系統花費130多萬元,平時需要4名工作人員,包括一名警察操作。整個指揮中心3月份試運營,6月正式運營,在全市算是第一個,“以后還會不斷增加攝像頭。”
這套監控系統也不只是用于停車管理,還可以實時監控發生在轄區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昨天一天還監控到了好幾起盜竊事件呢。”值班民警說。“對于中街地區的靜態交通管理,皇城派出所已經有了一套詳細的方案。具體來說就是將這個區域化成九個小塊,這樣管理起來就很明確,也很詳細。”趙所長介紹,下一步將會公開招標三家停車場管理單位,每家單位負責劃分好的3個小塊,專門負責中街地區的停車管理。街路和棄管小區整體打包給公司。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