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技術作為生物識別領域的尖端技術,一直是國內外高科技廠商研發的重要方向,國內企業依靠在識別領域多年的積累,已成功將人臉識別技術推向了實用化階段,這種非接觸的快速人臉識別方式能夠應用于各種行業。隨著安防行業技術的不斷更新,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在生活中也越來越廣泛。
一、人臉識別應用風悄然興起
人臉識別:整治中國式過馬路
近日,與江蘇省公安廳有合作的某科技公司提出設想,擬將在破案中屢建奇功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等交通管理中,引發不少爭議。但從該省公安廳相關部門了解到,交管部門暫未考慮將其用來整治“行人闖紅燈”等行為。對于這種方法是否可行?官方得出的結論是,此項提議涉嫌侵犯個人隱私,不利于實際運用。
人臉識別:改進駕考信息核對
據有消息稱,某公司正打算與車管部門合作,打算將此項技術運用到車管部門導辦和駕考業務中,如果此項提議通過,未來的駕照考試,將不再采取指紋錄入,而直接改成“刷臉”。從實際操作中的需要來看,人臉識別技術運用于駕照考試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目前,學員在駕校訓練以及參加駕照考試,都是通過錄入指紋的方式來確定考生身份信息,將來如果人臉識別技術的普及,確定身份信息方式將會發生改變。
據一些參與駕照考試的市民介紹,指紋機會因為自身手指干燥或有損傷造成無法錄入指紋,有些學員因此無法參加訓練和考試。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將會很大程度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人臉識別行業應用拓寬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社會認同度的提高,人臉識別技術將應用在更多的領域:企業、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臉識別門禁考勤系統,人臉識別防盜門等;電子護照及身份證,中國的電子護照計劃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緊規劃和實施;公安、司法和刑偵。如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和網絡,在全國范圍內搜捕逃犯;自助服務。
信息安全。如計算機登錄、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在電子商務中交易全部在網上完成,電子政務中的很多審批流程也都搬到了網上。而當前,交易或者審批的授權都是靠密碼來實現,如果密碼被盜,就無法保證安全。但是使用生物特征,就可以做到當事人在網上的數字身份和真實身份統一,從而大大增加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系統的可靠性。
二、高清監控應用成強項
以人臉識別為代表的新生代生物識別系統,作為控制訪問系統的識別工具,在不同環境下,為用戶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安全和準確性。生物識別方式很簡單,不需要對硬件進行配對,前期將待識別的面部信息錄入數據庫,即可實現人臉識別。
1、城市監控
在大范圍城市監控系統中,使用高清攝像機捕捉人臉,可以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負荷,通過觸發報警設置,錄入通緝犯或可疑人員圖像信息,一旦在人群中被識別出來即刻報警,實現了智能化聯動監控報警。在印度平安城市項目中,這種支持人臉識別的監控系統數據庫資源共享化,除了在城市街道外,酒店、零售商鋪也紛紛納入這種可人臉識別的監控模式中。隨著高清攝像機普及和人們對于畫質的需求,類似上述應用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將會更成功。公安等相關執法機構可以利用移動設備,如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進行人臉識別操作,進一步促進和校準識別精度。
2、機場和邊境出入口控制
人臉識別不僅作為入侵檢測和護照身份驗證過程的一部分,在機場和邊境出入境控制中,生物識別技術也在發揮著其強大的作用。如今,生物識別被納入"自動化安全解決方案",通過限制管理邊境檢查和旅客流量,以保證出入境安全。機場出入境安全監控系統中,人臉識別發揮著多重功效。一方面是對出入境人員的身份信息驗證檢測,另一方面是對機場人流量情況進行控制管理,當然最重要的是不給可疑人員出逃或入境的機會。
3、銀行與零售商如何面對人臉識別
在國外,零售商與銀行享有同樣的建立數據庫的權利。連鎖商鋪可以根據前期的視頻信息建立屬于自己的反扒竊黑名單。一旦該名單的客人進入該超市,系統將會自動報警,提醒相關人員加以重視。當然,最重要的金融銀行使用面部識別是為了防止搶劫,非黑名單客戶也可以更方便地ATM和保險箱。作為網上交易的一種,目前一種在線面部識別解決方案將成為網銀交易安全密碼通行證,大大減少欺詐和身份盜竊。用戶只需要增加一個攝像頭,即可以完成人臉識別認證。每一個人的面部識別視頻數據流是動態的,在通過縝密的對比分析下,獲取真人的信息,而并非一張網絡惡搞圖片。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析在平安城市、機場出入境、銀行重要領域人臉識別技術應用。隨著高清監控攝像機的不斷普及,未來人臉識別應用將會更為主流。
三、人臉識別前景分析
目前在國內,政府部門和金融行業是人臉識別市場的主要客戶,這些機構對安全防護有著很高的要求,而這兩個行業的旺盛需求也推動了人臉識別市場的快速發展。
人臉識別市場,除了金融行業、公安監獄、政府行業、邊境管制等對保安要求較高的行業外,一些普通用戶也逐漸開始接受和使用相關產品,在新興的信息安全應用領域,人臉識別技術能提供更為安全可靠易用的身份鑒別手段,從而提升整個網絡信息系統的安全性能,有效地遏止各類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在傳統的安防領域可以便捷的與原有技術實現緊密的結合,大大提升原有系統的智能化程度、安全性及易用性,拓展了原有系統的應用領域,從而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從市場發展前景來看,人臉識別技術的發展空間是不可小覷的。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