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金卡工程物聯網應用聯盟、中國信息產業商會、無錫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RFID產業聯盟、無錫市信息化和無線電管理局聯合承辦的"第五屆中國物聯網RFID發展年會"于2013年4月16日在無錫隆重召開。來自國務院各相關部委(行業)及地方省市主管部門的代表,以及國內外物聯網RFID業界的知名企事業單位和媒體的代表300余人參加了本屆年會。
作為本屆年會的官方網站,RFID中國網對年會上的精彩內容進行了編輯整理。
本文是根據中興通訊RFID產品線首席技術專家、副總經理曹坤先生在本屆年會上的演講內容整理而成,供業界分享。
曹坤:大家好,我來自中興通訊,中興通訊進入RFID行業已經二十年的時間,我們在4月底會新注冊一個公司叫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我也希望以新的身份跟各位老朋友共同推動中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我演講的題目主要是向大家講一個觀點,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就是剛才錢總說的,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夢,每個企業都需要有自己的夢,但這個夢可能要現實一點,要適合自己。經過這幾年的積累,我們認為交通方面,尤其是后續的智能交通發展,仍然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專業方向。
城鎮化,前面幾位嘉賓也都講到了,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三十年,中國的城鎮化從10%到現在的50%,后續的城鎮化無論是從政府的整個經濟結構的轉型,由外向型向內需型轉變,還是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化是一條自然規律,里面的具體數據這里就不提了,但是可以看到在業內已經基本達成一個共識,包括住建部出臺的建立百個智慧城市的試點,還有金融機構為其提供的上千億的投資基金。
隨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這里面包括交通問題、環境問題、能源以及人口流動性帶來的城市治安問題?,F在大家的心里感覺是口袋里的錢是比以前多了,生活水平在提高,但是我們的幸福感卻降低了。如何提升我們的幸福感,這不是單一的指標能夠決定的,但是,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下,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是希望能夠借助城鎮化帶來的這樣一個契機,實實在在的做點事,能夠幫助大家提升幸福感。
一個城市包括的東西方方面面,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不同,既有的基礎也不同,面面俱到的在每個點上做,不見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城市綜合要素里面,交通因素、環保因素,包括剛才幾位嘉賓提到的醫療、人口問題,這些問題可能都是一些關鍵問題,但是從我們自身的特點和觀察到的情況看,智慧城市里的智慧交通,可能仍然是我們應該關注的一個重點方向。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智慧城市是基于先進的通訊網絡、運營商和智能感知技術,通過城市數據的采集和匯聚,有效感知和檢測城市運行的各個重要方面,實現信息在城市各關聯子系統間的智能交換,服務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構建高效、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城市。概念很多,但這里面有一個核心的觀點,能夠更多的去實時采集城市運行當中的狀況,做到全面的感知,精準的調控,以便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控制、有效運行,保證城市的順暢運行。
智慧城市整體架構有四個層次:應用層、平臺層、網絡層和感知層,感知層大家都提到了,RFID是一個方面,也是我們前期非常關注的一個領域。網絡層是通訊,隨著數據的處理,也需要一些技術方面的支持。第四層應用層,其實在一個城市里邊,我們可以演變出很多的方向來,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環保等等。
智慧城市,交通先行。交通的需求有幾點要特別強調,交通問題、環境問題是目前中國各個大中城市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也希望,可能政府部門也會這樣去做,把有限的資金、有限的時間去投在當期急需解決的問題上。在整個交通發展,我們也摸了幾年,有一些積累。我們認為可能在這個方面管理部門相對比較單一,管理對象也相對比較單一,經過近十年的探索,技術可行性已經被證明,只是有一些技術點,隨著整個系統的不斷完善,仍然需要去解決和提高。這里面提出了很多概念就不細說了,但是我們提出來智慧交通和智能交通還是有差別的。前期的智慧交通是關心道路本身、車本身,后續的發展可能是要以基本的信息網源,道路、車、人,彼此之間的互通互聯,只有實現了這一點,整個交通的管理水平才能在現在的基礎上再上一個臺階。
在這里我們要提一個基本的概念,也是我們前期一直在嘗試做的東西,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以汽車為基礎信源的信息網絡的城市交通智能化系統,這里面其實包括了很多,包括查找系統,包括自身的交通領域、環保領域,非常的多,但實際上它的基本信息只有少數的幾個,包括車輛的基本信息,涉駕人員的信息,道路的基本情況,我們認為車輛信息是這里面變化最大的,也是最有價值的,包括車輛本身的信息,我們希望以車輛信息為基礎,通過車輛的運行,時時的知道在運行當中有什么問題出來,及時的反饋,去調節路面的車輛、人員、交通狀況。
城市交通管理相對來說在整個智慧城市當中,是其中的一個方向,但是在這個方向上有很多應用,其中包括交通的綜合監測,這里面有智能卡口監控、動態區域管制、假套牌車輛稽查、車輛肇事逃逸追查等。第二個是交通運輸管理,包括公交等其他的車輛。第三個就是交通調控指揮。這里面包括交通流量監控、交通信號智能控制等。第四個就是出行服務,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沒車的人慢慢變成少數群體,但是擁有了車輛,并沒有給我們帶來預期的心理上和生活上的質量提升。第五個是稅費管理。第六點是其他增值服務,這是投資導向比較清晰的領域,比如說智能停車場管理、車輛門禁管理以及支付類增值服務等。
前期中興更多的關注RFID本身,以及軟件的開發,在這方面做了積累和嘗試之后,我們希望在深刻理解RFID本身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在整體的交通方案做一次轉型。在這里邊感知層,原來RFID的采集方案,包括5.8G的采集方式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采集層形成彼此采集方式不同的互補。在管控平臺方面,我們分出三塊,一塊是運行平臺,一塊是支撐平臺,再就是數據挖掘平臺。在此平臺基礎上的應用,是我們現在在逐漸探索的方面,我們的一個基本理念是在平臺的基礎上逐漸去添加應用,使它可能更切合業主的需求,更適合市場發展的特點,包括VIP,智能停車場,城市的智能旅游等等。
這里面大概介紹一下一些典型應用。智能卡口,交通誘導和智能停車場系統。智能停車場系統大致有三類停車方式:一個是內部的停車場,一個是公共的停車場,第三類我們這里面叫路面停車。這三類系統如何通過各種不同的技術手段,實現現在的快速通行,合理的社會交通,進一步提升停車效率,我們在這里花了一些功夫。車輛跟蹤,這是在完成質量標準之后可能最直接最簡單的一個應用體現。智能公交,現在私家車多了,更多的可能要傾向于公共途徑,公交是其中的一方面,這里面包括公交自身的調度,包括公交車輛與站牌之間的互動,包括公交之間與紅綠燈之間的聯動等等。
在中興的智慧交通系統里面有三個特點。第一個是多感知技術融合,我們實現了以RFID為主,GPS、視頻、地感等多感知技術融合,真正實現智能化的全面感知,提升感知效率。第二個是獨立出來一個平臺,希望在這個平臺基礎上能夠支持企業完成系統的架構。第三個是多業務應用。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