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研發方面,幾乎每個車主都知道車輛的碰撞測試,這幾乎是一項“真金白銀”的試驗,據說僅通用汽車每年花費于此的費用就達到了50-100萬美元。因此通用在兩年建立了一個34000個機架規模、基于英特爾產品的數據中心,先分析再模擬,以此降低成本并加速上市。用于這一方面Intel推出的是至強處理器。
物流管理方面,英特爾推出了一種遠程信息處理盒子,可以安裝到卡車上,能夠獲取駕駛習慣、油耗、車輛位置等信息,并在出現緊急狀況時予以應對,而這種技術已經獲得了交通運輸部的許可。
用于汽車研發的至強處理器的另一個應用場景是智能交通。就國內而言,像臺州這座城市部署的至強服務器在交通管理方面發揮的作用簡直是“學霸”級的,實時牌照分析、車跡追蹤這些以往需要15分鐘左右的處理程序,現在只要幾秒鐘,當然這也是借助了分布式大數據平臺的能力,而這種計算能力用在城市的交通管理方面,也是解決“大城市病”的一種手段。
寫在最后:
如果說Intel的智能技術在某一輛車上的應用算是點上的應用,那么物流管理、智能交通則是面上的,點面結合才能算是智能化交通的全部內容。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