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巴的行車安全關乎眾多乘客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保障車輛行車安全,我省所有旅游大巴要求必須安裝GPS系統,據了解,我市旅游大巴已經陸續安裝調試完畢,為旅游大巴安全穿上更先進的“安全服”。
“安裝GPS系統這種說法不妥,早在2008年前后我市的客運車輛就已經安裝了GPS系統,目前我們只是在原有的GPS衛星導航平臺系統的基礎上升級加裝了車輛行車記錄儀,這好比是旅游大巴車的黑匣子將車輛行駛時的一舉一動全部記錄下來,”鄂湖旅游汽運公司的何經理告訴記者,“以前的GPS系統只能看到車輛行駛的方位、速度、里程,而現在可以對大巴車的一舉一動都能進行實時監控,隨時隨地提醒和保障駕駛員安全行車、關愛生命。”據何經理介紹,GPS行車記錄系統具有實時報警功能,一旦發現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及路況不佳等情況都會自動報警,全方位保障旅游大巴的行車安全。
在安裝現場,記者驚奇地發現大巴車內并沒什么變化,只是比以前多了四個小黑點。技術員小張迫不及待地指著小黑點告訴記者:“這個就是GPS行車記錄儀!第一個是面向車輛正前方,用來監測路面實況,當路狀不佳時監控室的工作人員就會用短信提示駕駛員或慢行、或改道。第二個是面向駕駛員的,一旦駕駛員的精神狀態不佳或有疲勞駕駛的征兆,監控室將用語音提醒駕駛員請勿疲勞駕車,促使大巴駕駛員在出車過程中必須保持絕對清醒的狀態。第三個面對車門方向,用于防止違規停車載客。第四個記錄儀是面對乘客的,主要防止超員超載。這四個記錄儀的數據都統一集中到GPS系統的用戶平臺,只要用戶輸入鏈接網址、用戶名和密碼,隨時隨地找一臺電腦即可對車輛進行監督。目前的GPS行車記錄系統的工作原理與飛機的黑匣子相似,幾乎所有的行駛數據都會隨網絡傳回數據庫自動存檔。一旦車輛發生了意外即可通過本系統查出原因,找出引發意外的共性問題便與即時加以解決,為客運車輛指揮調度工作提供科學合理的決策支撐。”
“只要通過交通部交通集團的審批后,即可鏈接使用國產的北斗衛星,到那時就不叫GPS行車記錄系統啦,應該叫北斗行車記錄系統!”正在車門邊調試倒車鏡的駕駛員小劉笑著告訴記者,他的車是第一個安裝記錄儀的,開始十分不習慣,稍不留神就會被監控室監控到,還因疲勞駕車被處罰過。但后來從新聞上了解到,我國近幾年的客運車輛重特大交通事故皆起因于疲勞駕駛或超員超載后,反而覺得GPS行車記錄系統不但是乘客們的保護神,更是廣大駕駛員的“安檢員”。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