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范道路交通測速執法工作,提高交通管理執法水平和人民群眾的滿意率,濰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結合市情市況,制訂了《濰坊市道路交通測速設備使用管理規定》,對道路交通測速設備使用管理作出明確規范。
道路交通測速設備的含義及種類
按照國家標準《機動車測速儀》規定,機動車測速裝置包括利用雷達、激光測速原理由人工操作僅測定機動車速度的單一功能測速儀和利用雷達、激光、線圈感應、視頻分析等測速原理測定機動車速度,同時采集、處理圖像的復合功能測速儀。測速儀分為動態和靜態兩種:即固定和移動。
道路交通測速設備的使用規定
動態測速是指安裝于測量車上,在行駛狀態下對被測機動車進行速度測定。動態測速時,測速設備應安裝在制式警車上,由民警進行操作,夜間測速時應當開啟警燈。
靜態測速是指在固定靜止位置上對機動車進行速度測定。靜態測速分為固定式、路肩式以及車載式。固定式測速設備主要是指卡口、電子警察等具有測速功能的固定交通監控設備,測速設備前200米處應設置測速警告標志。路肩式測速是指將測速設備放置于路肩上進行測速,用于夜間測速的,還應有發光設施,設備放置應距路沿石不大于20厘米,前后20米內不得有高于測速設備的遮擋物。車載式測速應使用制式警車,車輛應停放在測速路段的右側,不得隱蔽停放,夜間測速應當開啟警燈。現場查處超速違法行為時,按照設點執勤的規范要求設置警示標志,測速點與查處點之間的距離不少于兩公里,且不得影響其他車輛正常通行。
靜態測速點位前方200米處應設置測速提示標志,提示標志應設置在車輛行進方向道路右側的路邊或者路肩上,正面朝向車輛行駛方向。提示標志應避開遮擋物,不得影響駕駛人的視線。標志牌樣式參照《道路交通標志標線》有關規定制作,標志牌高1.1米、寬0.8米,為藍底、白字、藍邊框,內容統一為“友情提示:前方測速安全駕駛”。
道路交通測速設備的技術要求
道路測速執法設備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并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定、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收集違法行為證據。測速設備應當定期進行維護、保養、檢測,保持功能完好。凡不完全符合國家標準,凡未經檢定、檢定不合格以及超過國家規定檢定周期的測速設備不得用于交通執法,測速數據不能作為處罰依據。
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測速設備誤差在小于100km/h時應不超過-6km/h~0km/h,大于或等于100km/h時,誤差應不超過機動車車速的-6%~0%。24小時計時誤差應不超過1秒。
測速設備采集圖像應具有防篡改功能,要采集不少于2幅不同時間或不同位置的機動車全景特征圖片,每張圖像中應包括違法時間、地點、路段限速值、車輛速度測定值等信息。
測速執法路段、點位的規范設置
測速執法的路段必須設置有符合國家標準、合理完善、視認性強的限速標志標線。各地要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以及《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等有關技術標準,定期對道路交通標志標線進行排查清理。
測速路段應根據轄區道路設計時速、具體通行條件、實際通行能力,結合通行車輛性能、技術標準等,會同公路主管部門考察論證,根據公路主管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在保證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依法科學設定公路限速值、規范設置限速標志。同一道路通行條件一致且涉及多個大隊管轄的,限速值應保持一致;有異議的由支隊協調確定。
公路上同一限速路段、同一行進方向,測速監控設備間隔應不少于6公里;在危險路段、交通事故多發路段、限速值在60公里以下的路段,獲取的車速不超過60公里的車輛違法行為處以警告,車速超過60公里的,按60公里為限速值進行處罰(學校周邊道路除外)。
測速執法原則上應根據測速路段的最高限速選擇道路交通事故易發的路段進行。在道路條件較好、限速比較低的道路,或者在大幅度降低限速、駕駛人來不及采取措施的起始地點,在視線好、車輛少、路況好且不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地點,不得進行測速執法。對新設置和調整測速監控設備的,要及時向社會公布。在限速60公里以下的危險路段、交通事故多發路段設置監控設備測速的,一并向社會公布測速原因、采取的安全隱患治理措施等,每年重新審批、備案,交通安全隱患消除后,停止測速。
對超速違法行為有異議可申請撤銷
超速違法行為將按照《山東省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罰款處罰標準》進行處罰,處罰標準參照《山東省交通違法行為代碼》。如對發生的超速違法行為有異議,可以向違法行為發生地的交警部門提出,經交警部門核實后,如果是因測速設備等原因導致測定速度不準的,可以申請撤銷該違法行為。
據了解,濰坊市從2008年開始使用測速監控設備進行執法。目前,主要在固定卡口、固定測速、移動測速等處使用測速監控設備。規定出臺后,全市各單位正在對現有的測速設備排查清理,逐一建檔。目前該工作正在進行中,至11月底將全部排查整改完畢。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