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寶馬車"頂包"案到杭州"最美司機",似乎近期視頻監控變得很忙碌。無論是道路的監控系統還是車載的視頻監控,如今安防產品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以"最美司機"吳師傅為例,若不是因為車載監控的出現,也許將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遺憾。
近日,網絡上曝光了"最美司機"吳斌案肇事車輛--紅色東風牌大卡車飄落的鐵片擊穿擋風玻璃后擊中吳師傅,吳師傅用生命最后的76秒鐘拯救了24名乘客,冷靜而專業的處理方式,感動了全中國人民。然而,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意外",車載監控又能否做出智能預警呢?
眾所周知,車載監控除了能夠拍攝以外,報警功能相對薄弱,特別是對于車外的不明飛行物,車載監控又能否起到預警的作用呢?此次吳師傅駕駛的車輛安裝了大華車載監控,因此筆者也采訪到了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武文翀,據武經理介紹,"智能化檢測和預報警技術一直是安防監控的重要發展方向,這些智能化技術在固定場景下的應有已經日趨成熟,并獲得一些良好的應用沒效果。但是在車上移動場景下,由于成本、速度、環境變化大等原因,一些新技術的準確性還有待提高,到實際規模應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我們現在只是在一些高端的特殊項目中采用。"
車載監控是近幾年逐漸普及的安防設備,該設備完善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正如武經理所說,高端特殊項目已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那么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當安防產品更大范圍普及時,安防技術進一步成熟時,這種針對移動的智能化報警將成為可能。
車載監控使用率及重要性
以這次交通事故為例,似乎正是車載監控的出現,才讓人們有機會記住這位"最美司機"。筆者記得,自甬溫線特別重大動車事故后,車載監控成了交通領域必備產品。針對杭州這次事故,筆者也對杭州當地客運車載監控系統做了調查。
杭州客運集團各類營運車輛2800余輛,其中800余輛長途客運車輛全部安裝了大華的3G車載視頻監控,這在行業內也幾乎是最具規模的無線視頻監控應用。該系統促進杭州長運的安全管理,也為其成為全國客運行業內信息化建設和安全管理的領先企業作出貢獻。
或許有人不解,車載監控真的很重要嗎?車載監控跟我們百姓又有怎樣的關系呢?其實,客運汽車安裝車載監控的必要性很大,它為防盜、破案提供了很多便利,也促進了客運公司對駕駛員的管理,對超速違章駕駛等違章且具有危險性行為加強了管理,有效遏制了超載、中途帶客、私收票款等行為,同時提高了司乘人員的服務意識和水平,也為一些交通事故判斷、乘客糾紛的解決提供了依據。
車載監控高清普及待何時?
相信很多網友都看到了吳師傅用生命最后的76秒沉著、冷靜地完成他人生中最后的"工作"。高清監控探頭下的"最美司機"讓我們記在心里。而網絡上流傳出的監控截圖也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這家安防企業--大華股份。
此次事故車輛上采用的是大華模擬監控系統,因為配置的攝像機和錄像機的性能都很高,所以監控畫面非常清晰。其中DVR是4路D1存儲,攝像機像素達500線,且車前方采用的是2.8mm攝像頭以便擴大視野,駕駛室內采用的是3.6mm攝像頭可以清楚記錄駕駛員狀態。車載監控應用還考慮到使用時車輛顛簸、電磁干擾、電壓變化大等環境影響,以及監控對象為較小的車廂內或較近的車前方等情況。
500線模擬監控已幾乎達到了高清標準,無論未來車載監控采用模擬系統還是數字網絡系統,其"高清"大方向不可逆轉。無論是本地存儲還是3G遠程監控存儲,高清晰畫質不僅滿足人們視覺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滿足實際工作需求,讓車載監控的作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在大安防市場高清及網絡化的大趨勢下,車載監控也終將全面面向高清化發展。從前端鏡頭到后端存儲、從事實監控到錄像回放、從監控鏡頭到網絡傳輸,任何細節都不可忽視。
GPS的定位與主動防盜功能
如今,GPS在承擔定位工作的同時,也更多的在向防盜的功能擴展。那么對于車載監控系統來說,主動防盜報警似乎也應十分明確。相比于傳統的車載監控手段,當前的車載監控系統集成了視頻、GPS、3G網絡、行車記錄等多種功能模塊,硬件處理能力更強,接口更豐富,配合無線網絡及強大的后端平臺應用,包括防盜等安全類應用,也會有調度管理等管理類應用。
集監控、報警于一體的車載監控系統
在采訪中,武經理告訴我們,"實際上,管理良好的客運企業還是非常愿意安裝監控系統的,杭州長運集團認識到了必要性,在管理規范中結合視頻監控加強安全管理應用,獲得良好效果。"
或許是"最美司機"讓人們一下了解到了車載監控的必須要性,但是事實上人們應該從潛意識中要明確安防產品對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作用。不要用生命換取人們對安全的防范意識,防患于未然總好過后知后覺。讓我們共同開啟車載監控普及之路。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