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北斗衛星應用產業化聯盟”正式揭牌
11月16日下午在第十四屆高交會,中國的“衛星之父”、北斗衛星導航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與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施爾畏、深圳市市長許勤,中科院深圳先進院院長樊建平等共同參加了“深圳市北斗衛星應用產業化聯盟”的揭牌。這標示著中國北斗衛星導航重大專項第一個區域示范應用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將是中國北斗民用化的關鍵點,也是深圳與中央戰略部署相結合,加速衛星導航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基于北斗時空服務的現代信息服務產業的重要舉措。
一、發展北斗已到時機深圳有基礎發展早
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著眼國家安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我國信息化進程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打破GPS壟斷、維護我國戰略利益意義重大。隨著10月25日第16顆星北斗衛星的成功發射,北斗系統區域組網工作業已完成,我國及周邊地區的服務能力業已形成,已具備對我國及周邊地區信號覆蓋與持續服務能力,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時代業已來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10米左右的服務精度也已達到GPS的同等水平;通過地基增強系統建設,北斗系統的服務精度將大大提高。在應用服務方面,車載北斗導航芯片的研發和生產已取得突破,具備在汽車信息服務領域應用推廣的條件;隨著時空平臺、手持芯片、泛在技術、操作系統等問題的解決,北斗系統將規模化應用于移動通信、個人位置服務、公共事務管理等領域。珠三角地區示范應用已進入實施階段,我國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時代業已來臨。
深圳衛星導航產業先發優勢顯著。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基礎雄厚,作為全球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的地位日益鞏固,在衛星導航終端整機研發和生產領域已形成先發優勢,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首位,擁有涵蓋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等環節的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深圳生產制造的民用車載衛星導航儀占全國40%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時我市資本市場發達活躍,生產配套能力強,粵港澳合作互補優勢獨特,具有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此外,我市電子信息基礎設施先進,移動通信、汽車信息化、公共事務管理等領域的眾多企業的商務模式和服務理念創新均走在全國前列,擁有率先開展新興技術示范應用的優越條件,有利于北斗衛星系統應用產業化工作的開展。
二、抓住機遇刻不容緩產業化區域競爭日趨激烈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樊建平表示,隨著今年年底前正式版接口控制文件的公布,未來的18個月,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的重要機遇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領域涉及基礎測繪、國土規劃、公共安全、交通運輸等眾多領域,成為繼移動通信和互聯網之后引領第三次IT革命的新興產業。我國是公認的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衛星導航應用市場,預計2015年國內產業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2020年超過4000億元。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武漢、西安、南京等地高度重視北斗系統發展,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制定出臺扶持政策,協調推動示范應用,競爭壓力較大。
深圳市是國家衛星導航產業先行發展重鎮,長期關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早在今年5月,深圳市就邀請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科技顧問孫家棟、沈榮駿、范本堯三位院士來鵬,調研、考察、指導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工作。三位院士在給深圳市的工作建議中,充分肯定了深圳市衛星導航產業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深度剖析了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面臨的嚴峻形勢,提出深圳市應抓住重要發展機遇期,堅持軍民融合、產業融合、技術融合方向,在快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求生存、尋突破、謀發展,迅速形成在北斗時空服務、終端生產制造和車載應用推廣三方面的絕對優勢,以應用服務促進產業化,以產業化帶動應用服務。建議深圳市抓緊組建產業聯盟,在有關部門的共同支持下,快速形成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的支撐力量;同時,抓緊組織編制、報批北斗系統應用產業化實施方案,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