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緩解交通擁堵,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朱良建議,可在車輛上安裝電子標簽,記錄機動車的行駛里程,按擁堵路段和高峰時段的行駛里程來限行。此外,可按家庭擁有車輛的數量征收道路擁堵費。
電子標簽可記錄行駛里程
目前執行的限購和限行政策,造成了市民每天接送孩子等方面的一些不便和矛盾,朱良認為,這些政策都屬于粗放型政策,限制行駛里程和出行量,才是更科學的方法。但這有賴于技術手段的提高,需要給每輛車裝上機動車電子標簽或稱機動車電子識別卡,在路網設置檢測裝置,形成一個管理網,記錄機動車的行駛里程。
朱良介紹,這樣車輛就不必再按尾號限行,而是精確地按擁堵路段和高峰時段的行駛里程來限行。他介紹,重慶已經大規模試行了機動車電子識別卡,技術上現在已經沒有太大障礙。他估算,北京市如推行機動車電子識別卡,可能需斥資幾十億元。可相比治理大氣污染需上千億元的投入,以及交通補貼每年逼近200億元的額度,要低不少。而且限行政策只是個救急的政策,很難想象能幾十年長期執行下去。機動車電子識別卡這種可持續的精細化管理措施推行已經勢在必行。
不過,此事究竟應由北京市自行推廣,還是讓公安部交管局制定標準并加以大面積推廣,還值得商榷,需要有關部門加快研討。目前朱良認為,機動車電子識別卡今年在京推行的難度,還是偏大的。
按擁有車輛數征收擁堵費
朱良介紹,按照目前搖號政策,一年大概只有5%的人能中簽,由于北京號牌資源有限,車牌已經成為極端稀缺的資源。機動車擁堵費是一個可以達到精細化設計管理的政策手段。
對于交通擁堵費,朱良提議設置階梯累進費率,以調節機動車存量。可先制定較高的征收標準,再分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減免。這相當于對"背號"現象進行"征稅"調節,擠出一部分存量,又可避免超越法律上的征稅權限。按實際繳費標準從低到高,可分五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夫妻雙方名下只有一輛車的,實行最大幅度減免,即按最低標準繳費。例如,費率可為第二種情況基本費率的一半,甚至可以免費,以體現對家庭用戶的照顧。
第二種情況一人名下只有一輛車的,實行較大幅度減免。這種情況的費率相當于基本費率。
第三種情況一人名下有兩輛車的,對每輛車均實行小幅減免。例如,每輛車的費率可比基本費率高一倍,即兩輛車的實際繳費相當于基本費率的4輛車。
第四種情況對一人名下有三輛車的情況,略有減免。例如,每輛車的費率可以是基本費率的3倍,即三輛車的實際繳費相當于基本費率的9輛車。
第五種情況對一人名下有至少四輛車的情況,不予減免,按最高限收取。例如,每輛車的費率可以是基本費率的5倍以上。
此外,朱良建議應設置尾氣排放調節系數,以限制高排放車輛。在上述階梯費率基礎上,再根據機動車本身尾氣排放情況設定調節系數。調節系數原則上與車輛排放污染物的強度成正比,排污越多,系數越高,對應所需繳納的擁堵費就越高。
另外,對于車主放棄自己名下車牌的,可以將銷號之前半年或一年之內征收的費用返還給車主,以鼓勵車主將自己不需要的車牌資源交還給社會。
聲明:
凡文章來源標明“中國智能交通網”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請不要一聲不吭地來拿走,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所有未標明來源為“中國智能交通網”的轉載文章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中國智能交通網”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出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
征稿:
為了更好的發揮中國智能交通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中國智能交通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的企業、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投稿。投稿郵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詳細)